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博羅縣人社局圍繞技能人才(新型學徒制、南粵家政、粵菜師傅等)的培養培訓,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目前的做法、成效
(一)新型學徒制工作
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組織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組成工作機構;二是加強政策及業務學習,提高工作業務水平;三是積極與職業院校、較大型企業溝通聯系,爭取工作的有機配合實施。目前,博羅縣人社局已與廣東省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園洲鎮的欣旺達公司等協商新型學徒制實施問題,已初步達成200人培訓計劃,超額完成市下達博羅縣150人的任務。
(二)“南粵家政”工程工作
根據上級“南粵家政”工程的有關文件精神,為建立健全職業培訓機構,提高功能效應,一方面在已批準的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宣傳有關政策,簽訂培訓協議;另一方面,鼓勵支持有一定實力的社會組織和個人舉辦職業培訓學校,增強培訓能力,擴大培訓范圍。目前,博羅縣批準成立的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有10家,符合南粵家政培訓項目的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有5家,已培訓育嬰員203人。
(三)“粵菜(東江菜)師傅”工程工作
建立健全政府部門、技工(職業)院校、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實施“東江菜帶動博羅特色菜師傅”創意活動。成功建成了“東江菜師傅”培訓基地1家,成功建成了“東江菜烹飪技能人才培訓點”7個,輻射東江流域,為“東江菜帶動博羅特色菜師傅”技能人才培養打下基礎,促進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主要工作措施包括:一是開展“粵菜(東江菜)師傅”職業技能專項能力培訓。組織以鹽焗雞、東江釀豆腐、梅菜扣肉、土窯雞、麻陂肉丸、石灣黃西魚丸為博羅特色菜代表開展培訓,在全縣組織開展粵菜(東江菜)師傅培訓660人次(其中:麻陂肉丸383人次,石灣黃西魚丸117人次,鹽焗雞40人次、東江釀豆腐40人次、梅菜扣肉40人次,土窯雞40人次),培養一批粵菜(東江菜)技能人才;二是組織開展觀音閣花生炒制、山茶炒制等鄉村振興工匠專項技能培訓共99人次;三是組織舉辦“人間仙境、天下羅浮”-粵菜(東江菜)美食推廣暨鮑姑艾文化節系列活動。
針對“農村勞動者培訓積極性不高,特別是部分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培訓主動性不強,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熱情不高”等問題,我們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互聯網、培訓班現場宣傳等方式加大宣傳推廣“東江菜帶動博羅特色菜師傅”工程力度,提高全社會認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農村勞動者參與技能培訓的積極性,改變了“要我
(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工作
2019年,博羅縣人社局組織了第二屆“綠茶飄香”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本次競賽共有22個行業制茶團隊的66名能手參加,還有縣相關部門領導、博羅縣茶葉協會、新聞媒體和茶葉愛好者等500多人到現場參觀精彩的競賽。 通過公平、公正的評審競出了手工制茶組的前一、二、三名和現代機械制茶組的前一、二、三名。通過競賽,讓茶農在競賽中不斷學習交流,起到了積極助推作用。
2019年,博羅縣人社局組織了第二屆“技行天下 走進博羅企業”職業技能競賽。本次競賽共有8個技術工種120多名參賽選手參加,縣人社局黃惠明局長、鄧敬豐副局長、就業促進與職業能力建設股股長藍偉新及股室相關人員、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黃玉將等參加了競賽活動,還有縣相關部門領導、省技師學院、新聞媒體和相關企業代表也參加了此次競賽活動。為確保評審過程公平、公正,競賽組委會聘請了省技師學院一批有考評員資質的裁判員作評審,經過兩天的緊張競賽和評委公平、公正評審,評定出每個競賽工種的前一、二、三名。競賽組委會還評出了優秀組織單位2個。競賽活動在競賽組委會的主持下有序進行,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五)職業技能晉升培訓工作
今年,博羅縣人社局已與經批準的3家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簽訂了職業技能培訓協議,下達了培訓1650人次的培訓任務。目前,開班人數1143人,獲證人數374人,培訓班仍繼續進行。職業技能晉升培訓對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實現創業就業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來,博羅縣人社局將精心組織,落實好上級下達博羅縣的工作任務,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各項工作抓緊抓實。
(一)新型學徒制工作計劃
謀劃在產業園區或較大企業內建立一批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在企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通過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方式,組織企業技能崗位新招用和轉崗等人員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促進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壯大發展產業工人隊伍。
(二)“南粵家政”工程工作計劃
根據《廣東省“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方案》精神,一是大力做好政策宣傳工作;二是牽頭協調民政、衛生健康、科工信等政府相關部門,開展好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母嬰服務、居家服務等培訓項目;三是發揮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的作用,積極開展培訓工作。
(三)“粵菜(東江菜)師傅”工程工作計劃
一是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宣傳,提高全社會認識,營造社會氛圍;二是結合博羅縣目標和實際,要精心組織好粵菜(東江菜)師傅培訓,尤其是動員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培訓;三是人社部門要積極做好牽頭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各鎮(街道)及相關部門及協會(培訓學校)的主觀能動性作用,互相配合共同開展好粵菜(東江菜)師傅培訓工作。
(四)職業技能競賽工作計劃
加大力度、擴大競賽工種、提高競賽層次,有力推動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挖掘高技能人才為社會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五)職業技能晉升培訓工作計劃
加強職業能力建設,建立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管理。發展一批職業培訓學校,發展一批職業技能鑒定機構,不斷提高辦學質量,不斷提高技能鑒定能力,鼓勵職業培訓學校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博羅縣產業發展要求,重點研發粵菜(東江菜)師傅工程、家政服務、制造業、生命健康發展產業等技術工種培訓項目,擴大培訓專業的覆蓋面,培訓層次從初、中級向中、高級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