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博羅?興仁東西部協作以來,在博羅的興仁籍就業人員愈加感受到來自博羅的關心關愛,在這里務工生活更有歸屬感。他們紛紛表示,將帶動更多老鄉“出山”,讓他們共享兩地協作發展成果。
中秋國慶假期后,剛從興仁老家回來的孫光梅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早在2008年,她就隨丈夫來到博羅務工,在位于博羅縣城的力泰密封廠一干就是15年,從新婚小兩口到如今的四口之家,一家其樂融融。提起目前的生活,她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和丈夫都在廠里上班,每天工作9小時,平常基本不加班,廠里包吃住,兩人到手工資有1萬多元,春節還有半個月的假期。而且,廠里有很多興仁老鄉,感覺十分親切。
“待遇越來越好,工作越來越輕松,慢慢機械化了,人就沒那么累。”孫光梅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博羅的城市面貌漂亮多了,路也越修越寬敞,現在還有高鐵站,我們出去玩也方便多了。”
與孫光梅夫婦相似,丁洪秀與丈夫也在博羅就業生活10多年,兩人育有一對雙胞胎,其中大的孩子已經出來工作,夫妻倆每月1萬多元的工資收入足夠供小的孩子上大學,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如今,她和工友們基本都擁有了小汽車,想去哪里也方便,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她坦言在博羅生活的時間久了,熟悉了在博羅的生活,回到老家反而不習慣了。“我來博羅很多年了,這里也是我們的家。這邊待遇不錯,環境也很好。”丁洪秀說道。
袁江跟他們不同,他在21世紀初曾來博羅務工,后來輾轉上海、廣州、杭州、無錫等地,最終于2013年選擇回到博羅。袁江說:“我感覺博羅人比較親切,老板準時發工資,還給我們買社保,各方面比較穩定。”如今,他和妻子以及大兒子均在廠里上班,在讀大四的小兒子也曾在博羅企業實習。自博羅縣與興仁市開展東西部協作以來,博羅人社局、工會等部門用心用情為他和老鄉提供貼心服務,讓他們倍感溫暖。他還有意愿做“蜂王”,帶動更多老鄉走出大山,爭取更好的就業機會。“博羅這邊的企業多,工資待遇、員工福利都不錯,比較穩定又多選擇。”袁江說道。
作為力泰密封廠的企業創始人,袁河當初被惠州的包容性及創業氛圍所吸引,1998年來到博羅創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該企業年產值達1億元,擁有40多個密封產品。為了反哺家鄉,該企業80%員工均來自貴州,其余20%廣納博羅當地優秀人才。多年來,他對博羅交通、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提升感觸很深,隨著東西部協作深入發展,他日益感受到在兩地政府部門努力為企業、員工謀劃更好的發展路子。“博羅現在的營商環境得到了較好的提升,政府部門對工廠的監管和支持力度也越來越高,我們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生產上。接下來,我們爭取提升工廠的規模化、標準化、自動化和現代化水平,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袁河表示。
據了解,在東西部深化勞務協作工作中,博羅積極推動一系列勞務協作措施,包括創建“一縣一企”穩崗就業基地、提供就業補貼、向興仁市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就業幫扶車間補貼、設置公益性崗位等。自2021年以來,在勞務協作方面共投入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資金約1358.7萬元,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77期,培訓農村勞動力3478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3426人次);幫助引導農村勞動力就業15356人次,其中到廣東省就業5651人次。以加強職校協作推進就業為核心,推進“2+1”共同培育模式(在興仁職校就讀兩年,到博羅縣就讀一年),共安排97名興仁籍建檔立卡戶學生到博羅中等專業學校就讀和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