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廣東省2023年突發水環境事件聯合應急演練在惠州市舉行。本次演練以“東江流域沙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為主題,由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惠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博羅縣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應急研究所、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東莞市生態環境局等單位協辦。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羅世衍、惠州市副市長段致輝在現場組織指揮,生態環境部應急中心處長侯世健赴現場指導。
本次演練旨在檢驗東江流域沙河段環境應急“南陽實踐”工作成效及我省生態環境應急快速響應和科學處置能力,保障東江水質安全。演練設定以博羅縣企業危廢倉庫火災引發含銅、鎳、石油類消防廢水溢流入河的突發環境事故為背景,合理利用“南陽實踐”成果中明確的“坑塘、橋梁、水庫、閘壩”4種應急空間與設施,演練事件接報、先期處置、信息報告、應急響應、事件通報、應急處置、應急監測、新聞發布等應急響應全過程場景,及時控制污染,消除危害。經省、市、縣、企業四級聯動,在相關單位及環境應急專家共同協作下,此次突出環境事件得到妥善處置,演練順利結束。
段致輝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惠州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論述與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惠州高度重視東江水質安全,全力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深入推進治污設施建設、污染源整治、環境應急管理等工作,東江水質常年保持穩定優良。惠州將在水環境安全保障方面持續用力,落實好“南洋實踐”經驗,不斷提升全市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的系統性和精準性。
羅世衍表示,此次演練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是嚴密防控環境風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體現,是廣東省和惠州市應對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處置能力不斷提升的真實體現。整場演練組織嚴密、指揮得當、內容全民、實戰性強,充分展示了生態環境應急“鐵軍”的作風和精神,展現了“南陽實踐”的“以空間換時間、以時間保安全”的處置理念。
生態環境部華南所(應急所)應急中心主任陳思莉對本次演練進行了點評,生態環境部珠江流域局,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省(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省應急管理廳、消防救援總隊,以及各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部門、環境應急機構相關負責人現場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