鯇魚(又稱草魚)是我國消費量最大的淡水魚,四大家魚之一,其市場價格往往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據監測和調查,我縣8月鯇魚市場零售均價10元/500克,環比上月下降4.76%。據分析,近期鯇魚價格下跌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季節性供應高峰。8月是春季投苗鯇魚生長上市的高峰期。夏季天氣促使魚類生長加速,規格快速達到上市標準,各地鯇魚集中出塘,市場供應量短期內大幅增加。同時,多地鯇魚存塘量處于高位。二是整體消費環境疲軟。當前整體經濟環境仍面臨挑戰,終端市場消費乏力,餐飲行業對淡水魚的需求不旺,這導致增加的供應無法被市場有效消化。三是養殖戶集中出魚。一方面,養殖戶普遍擔心高溫季節魚病爆發(如諾卡氏菌病)帶來損失,傾向于提前出魚規避風險。另一方面,看到魚價下跌,容易產生“買跌不買漲”的心理,擔心價格進一步下滑而爭先出魚,這形成“價格越跌,出魚越多”;“出魚越多,價格越跌”的循環。此外,江西等地因干旱缺水,部分養殖戶被迫提前出魚,也增加了市場的供應量。
展望后市,隨著國慶、中秋節假日消費旺季的到來,市場對鯇魚的需求會增強,預計我縣鯇魚價格將有所回升。但節后,隨著新魚上市量的增加,價格或將又面臨回調壓力。
博羅縣發改局價格監測中心
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