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后悔當年酒后一時沖動殺人……”面對警方的審訊,馬某戴著冰冷的手銬回憶起18年前的命案,痛哭流涕悔不當初。7月24日,在惠州市公安局召開的上半年全市公安工作媒體通氣會上,通報了博羅警方近期破獲的這起重大案件。
據了解,博羅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重新對命案積案進行梳理偵查,依托“智慧新警務”的優勢,轉戰安徽、上海、新疆等多地,歷程上萬公里,終于將逃竄18年的嫌疑人馬某抓獲歸案。經歷了數批刑偵民警不懈接力、前后有200多名辦案人員參與的博羅福田2002年“4·2”故意殺人案成功告破。7月15日,博羅縣檢察機關依法對馬某批準逮捕。
男子酒后與女友爭吵動殺機
2002年4月2日,博羅福田鎮一果場的宿舍內發生一起命案,在該果場打工的馬某酒后因瑣事將女友殺害后逃逸。案發后,博羅公安迅速成立專案組,對馬某展開抓捕,但無奈受到當年的偵查條件限制,辦案人員未能獲得有價值的線索,馬某宛如人間蒸發,一直未能到案。
鍥而不舍 攻堅18年命案現轉機
辦案民警介紹,18年來,專案組民警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博羅警方始終沒有放棄對兇手的追捕,每一年,都會組織警力重新梳理該案。今年以來,博羅縣公安局高度重視,抽調精干力量重新成立專案組,加大對這起18年前命案逃犯的追逃力度,并根據實際情況改變追捕戰略。專案組積極結合現代科技和傳統方式全力挖掘嫌疑人的相關線索,依靠智慧新警務,專案組發現疑似馬某在安徽活動。專案組立即驅車前往1300公里外的嫌疑人馬某的老家安徽阜陽市開展摸排調查,但結果卻再一次落空,該名男子只是與馬某同村的老鄉。撲空的專案組沒有因此氣餒,堅持不懈繼續尋找線索,誓要將嫌疑人繩之以法,為被害者討回公道。
識破“分身術”專案組抽絲剝繭萬里追兇
在調查過程中,專案組人員發現馬某有一位親哥哥長年在上海務工,極有可能與馬某有聯系,隨即專案組馬不停蹄趕往上海開展調查工作。經了解,嫌疑人馬某的哥哥近年來一直在上海務工,未曾離開過上海,但專案組在分析研判時卻發現,馬某哥哥曾于今年在新疆烏魯木齊活動,莫非眼前這個馬家哥哥還會“分身術”不成?專案組民警馬上警覺嫌疑人馬某可能套用其哥哥的身份信息進行活動!兵貴神速,專案組立刻動身前往新疆烏魯木齊市尋找“假哥哥”。經過多個晝夜的調查工作,專案組于6月28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警方的協助下,成功將利用親哥哥身份活動的嫌疑人馬某抓獲。
兇手多年逃亡不敢就醫 實名登記逼真兇現身
經審訊,馬某(男,52歲,安徽省阜陽市人)對其當年故意殺人的行為供認不諱。他向警方供述,這些年來,他從博羅逃到上海,又從上海逃到云南、新疆等地,隱姓埋名四處打工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不敢使用手機,更不敢去辦理身份證,甚至生病了也不敢去醫院看病。馬某原本打算一直就這么生活下去,但無奈如今找工作、租房等都要實名登記需要用到身份證,他就想到與在上海務工的哥哥長相相似,于是決定冒用哥哥的身份,自以為能瞞天過海,沒想到這么快就被警方識破。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