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博羅縣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往縱深方向發展,各鎮根據實際,摸索出一條適合博羅公安工作實際的視頻建設之路,逐步構建起覆蓋全縣重點區域部位及場所的“天網”工程,有力震懾了犯罪行為,大大提高了群眾安全感。
“前幾天,泰美鎮一位老人在車站搭乘班車時走失,利用‘天網’和‘地網’,民警在20小時內,就協助家人找到了老人。”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公安局治安大隊辦公室朱姓主任說。“天網”和“地網”,分別是視頻監控網絡和群防群治系統,兩者共同構成了泰美派出所民警引以為豪的“封邊鎖喉”立體防控網。
朱主任告訴記者,類似的尋人事例,在博羅縣轄區內時有發生。近年來,為推動全縣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往縱深方向發展,各鎮根據實際,摸索出一條適合博羅公安工作實際的視頻建設之路,逐步構建起覆蓋全縣重點區域部位及場所的“天網”工程,有力震懾了犯罪行為,大大提高了群眾安全感。據統計,隨著博羅縣治安防控力度不斷加大,該縣累計實現“兩搶”零發案100多天。
泰美鎮“封邊鎖喉”構筑平安
2017年10月,泰美鎮派出所接到家屬報案,稱家中一名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者在車站走失,失去聯系。民警通過視頻監控發現,老者乘坐其中一班車,并在中途下了車。根據老者走失的時間,民警經過分析研判,劃定了老者的活動范圍圈。沒多久,附近的村莊群都收到了一條由派出所勤務指揮室里發來的“尋人啟事”。最終,根據村民提供的線索,老者很快被找到了。
事情迅速得到完美解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該鎮治安視頻監控“天網”建設。2015年下半年起,泰美鎮陸續投入資金410多萬元,建成視頻監控探頭300多個,基本覆蓋全鎮各復雜場所、主要干道和出入口,起到了“事前預防震懾、科學評估,事中精準打擊、快速處置,事后方便取證、支撐決策”的作用。
為有效發揮“天網”巡查的優勢,泰美鎮整合所有轄區內視頻資源,建立完善派出所和村居兩級視頻聯防機制,將全鎮所有視頻線路接入派出所勤務指揮室,該鎮轄區內裝有攝像頭的路口、村莊等地的實時情況一目了然,形成“統一調度、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
“在警力不足的情況下,派出所還堅持抽調2名民警、4名協警為視頻監控員,24小時不間斷對視頻進行巡查監控,及時發現可疑情況和掌握預警信息,指揮現場抓捕,實施精準打擊。”朱主任介紹,除了利用科技手段布設視頻“天網”,泰美鎮還充分調動和發揮鎮村干部、企業保安員、村居聯防隊員以及其他治安積極分子等綜治(應急)力量的作用,著力構建“專群結合”的治安防控“地網”。一旦遇有突發事(案)件,由派出所指揮應急力量進行快速封控、設卡查緝。2016年3月4日10時許,泰美派出所啟動快速封控機制,成功攔截一臺作案車輛,破獲了一起在泰美盜竊電動摩托車團伙案件。
此外,泰美派出所通過加強對全鎮的出租屋和特種行業實名制數據采集,以科技引領,信息支撐,提升大數據時代精準防控和打擊能力,真正形成“封邊鎖喉”的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模式。
據悉,2016年監控視頻系統投入使用以后,泰美鎮派出所打擊犯罪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利用“天網”視頻監控破獲各類案件61宗,抓獲拘留以上的各類違法犯罪人員32名。特別是街面雙搶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2016年至今累計實現430多天雙搶零發案。
“眼睛”布滿全縣重點區域
記者了解到,博羅縣公安局一直高度重視技防在公安層面的應用,以基層派出所為“細胞”,在各鎮政府領導下,以政府層面下發通知,要求黨政機關、重點部門、企事業單位、學校、銀行、車站、油站、娛樂場所等按照技防條例安裝符合技防標準的技防產品或者技防系統,特別是要求必須安裝視頻設備,將視頻覆蓋在基層,全方位拓展、延伸。
在“泰美模式”的示范帶動下,各鎮都根據實際,創造出新的建設模式,提升防控效能。如園洲、石灣派出所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結合《深莞惠+汕尾、河源五市公安機關警務協作框架協議》要求,加強與東莞、增城等周邊的警務協作,搭建“信息共享、打擊聯動、整治同步、共鑄平安”警務協作框架,有效拓展和豐富了社會防控體系建設,推動新時期區域警務工作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博羅縣繼續投入2700多萬元用于縣城高清視頻二期(平安校園、體育館)、園洲、龍溪及楊僑等鎮的400多個高清視頻點及相關信息工程建設,進一步擴大了高清視頻覆蓋率,有效筑牢了各道安保防控屏障,確保全縣社會治安持續穩定。值得一提的是,龍溪派出所被定為“2017年度惠州市公安機關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試點培育單位之一。目前,龍溪鎮視頻防控圈按照“連點成線、連線成圈、協調聯動”的要求,科學設點、突出重點,規劃再建100個高清視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