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點點手機幫忙“刷單”就能返利,這種賺錢方式聽起來是不是很讓人心動?殊不知這種看起來甜甜的餡餅其實是吞人錢財的陷阱,千萬要小心警惕。近日,博羅的楊女士就因為輕信刷單詐騙把自己的積蓄全搭了進去,先后聽從騙子的指引轉賬11萬元,所幸及時醒悟報警,博羅警方迅速反應、立即啟動緊急止付機制,半小時成功止付阻斷,為楊女士挽回經濟損失10萬元。
2020年10月16日8時許,博羅縣公安局泰美派出所接到泰美某企業的員工楊女士前來報警稱:其網上刷單被詐騙了人民幣11萬元。接警后,泰美派出所立即匯報縣反電詐中心,迅速采取凍結、止付措施,隨即開展調查。
據辦案民警介紹,10月15日,楊女士在微信上收到一條寫著“快遞員”的添加好友信息,因為自己平時會在網上購物便沒有多想通過了申請,不一會便被這名“快遞員”拉進一個名為“圣微結算群”的群聊,當看到群里陸續有人發布可賺錢的刷單信息時,楊女士心動了,隨后通過掃該群群主發出的二維碼,下載了一個叫“飛鴿”的軟件。
注冊成為會員后,楊女士在接待員與導師的誘導下,先試著充值了50元進行“刷單”,很快后臺便顯示返利19元并且成功提現到銀行卡。
楊女士再按照導師的指導,在飛鴿軟件繼續充值300元返76元、1000元返234元、5000元返1200元。四筆“刷單”返利都能提現到賬,嘗到甜頭的楊女士繼續接受更大的派單任務進行轉賬,想見好就收提現到銀行卡時,卻被告知要做滿任務方可提現。無奈的楊女士只好繼續“刷單”轉賬,前后共轉賬7次總計11萬元,發現這些錢依舊不能提現,才醒悟自己上當了,隨即到泰美派出所報警。
為及時挽回楊女士的損失,博羅縣反詐騙中心迅速對此案進行立案偵查,第一時間通過緊急止付渠道對楊女士的支付寶帳戶進行了凍結。經過縣反詐騙中心、泰美派出所的接力奮戰,最終成功追回了楊女士被騙的10萬元,現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博羅警方提醒廣大群眾:網絡刷單是當前一種新型網絡詐騙手法,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發布工資日結、不需專業知識、時間短進行兼職刷信譽等招聘信息,誘導受害人進行購買虛擬物品“刷單”進行詐騙。當碰到網絡刷單的信息時,一定要高度警惕,切勿支付識別陌生的二維碼,不透漏個人身份證、銀行卡、支付寶信息,不要在陌生網站注冊登記,謹防上當受騙。不幸遭遇詐騙要及時報警,并將對方的電話號碼、QQ、微信、聊天和轉賬記錄等留存提交給警方,以便警方偵查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