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后,為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實際,全縣各學校開展“網上祭英烈“寄語活動。在防控疫情期間,通過網絡文明祭掃形式,引導廣大學生向上向善,孝老愛親,熱愛祖國,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大任的新時代接班人。
3月31日開始,全縣各學校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文明惠州”公眾號點擊“網上祭英烈”專題,即可參與網上獻花、寄語留言、學習英烈事跡等線上活動。各學校以清明節為契機,深入挖掘清明節慎終追遠、家風傳承、孝親感恩、生命教育等文化內涵,利用網站、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傳播方式,創新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內容,教育學生牢記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樹立愛國之志。
龍華中學舉行觀看“向抗疫一線英雄致敬”視頻、網上向英烈鞠躬獻花、撰寫祭英烈寄語等系列活動。
楊僑中心小學開展清明故事知多少口頭表達活動,讓學生了解關于清明的傳說、由來與習俗。同時向全體師生、全體家長發出文明祭祀、綠色祭祀、節儉祭祀、安全祭祀的倡議。
惠州華洋科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線下+線上直播(抖音、快手平臺)的方式舉行線上“云”祭掃直播活動。
湖鎮中心小學、石壩中心小學等學校舉行“清明祭英烈”線上主題教育活動。
羅陽一中、博羅中學初中部等學校組織學生通過撰寫網上祭英烈感言體會等方式來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哀思與敬仰。
長寧中心小學羅老師說,“學生通過網上祭拜、獻花、簽名、寄語和瀏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的方式祭奠,了解了許多為祖國和民族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感受到了英烈們的崇高精神,加深了他們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此次活動把線上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拓展了學生的愛國渠道,增強了學生報效祖國的決心,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的人生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