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慈善資金的總收總支情況。
一年來,我縣慈善總會不斷創新募捐方式,拓寬募捐渠道,為慈善救助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資金保障。2021年,縣慈善總會募集資金2826.65萬元,其中慈善捐款113.16萬元,扶貧濟困捐款437.75萬元,教師醫療救助捐款57.29萬元,定向捐款1939.51萬元,文明實踐基金捐款201.7萬元,抗疫捐款30萬元,管理及其他收入47.24萬元。
一年的總支出2506.96萬元,其中賑災濟困111.26萬元,醫療救助28萬元,定向捐款1680.09萬元,扶貧濟困437.75萬元,文明實踐基金90萬元,臨時救助139.95萬元,管理費19.91萬元。
二、建章立制,管好用好慈善資金。
縣慈善總會按照章程的規定,根據《博羅縣慈善總會財務管理辦法》、《博羅縣慈善總會賑災濟困救助基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博羅縣慈善總會教育扶困助學基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博羅縣慈善總會醫療救助基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博羅縣慈善總會臨時救助實施辦法(試行)》等系列管理制度,把好善款使用關,嚴格資金的審批和使用程序,確保慈善資金??顚S?。我們的做法是:
一是為企業搭建慈善工作平臺。縣慈善總會積極與企業聯系,認真做好善款物的接收和發放等工作。2021年,通過慈善總會,華通電腦(惠州)有限公司、華通精密線路板(惠州)有限公司等公司捐款119.5萬元用于湖鎮鎮文明創建工作;惠州市百利宏山建材有限公司捐款用于湖鎮鎮新農村東埔村與新圍建設100萬元;博羅縣聯運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捐贈250萬元用于公莊鎮中心小學圖書館建設;廣東省第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捐贈100萬元用于柏塘鎮慈善公益事業及鄉村振興公益;廣東銘和建設有限公司、廣東省紅墻慈善基金會等公司捐款95萬元用于博羅東縱邊縱文化交流促進會。這些工作都是通過縣慈善總會實施的,為企業更好地做好慈善工作,回報社會,搭建了慈善平臺。
二是開展 “6.30”扶貧濟困活動,幫組困難群眾渡難關。
2021年共接收扶貧濟困捐款437.75萬元,縣慈善總會嚴格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由縣鄉村振興辦提出項目和使用意見、經縣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研究審批。
三是全面啟動普惠型社會救助,擴大慈善工作的影響力??h慈善總會以“黨和政府最關心、困難群眾最需要”為出發點,全面啟動普惠型社會救助工作,為慈善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1、開展慈善助學興教活動。在此項工作中撥付公莊鎮中心小學圖書館建設250萬元,公莊鎮獎教獎學10萬元,博羅縣中洲實驗學校學年度獎獎學支持20萬元,石灣鎮第二小學設備購置專項費用75.58萬元,龍華鎮寧和小學跑道升級工程8萬元。
2、開展扶貧濟困。此項工作共撥付437.75萬元,用于資助興仁市鄉村振興建設20萬元,資助35名貧困大學新生助學金10萬元,資助鄉村振興扶貧辦302.64萬元,資助惠黔協作興博產業園直播間建設經費86萬元,資助困難婦女兒童19.11萬元;
3、開展大病醫療救助。此項工作共撥付28萬元,用于資助我縣患病困難群眾9人次。
4、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此項工作共撥付480.5萬元;用于鄉鎮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創建、平安創建、市政建設,新農村建設等。
5、開展東西部協作。此項工作共資助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開展東西部協作640.2萬元。
三、開展慈善行動,積累了工作經驗。
一是大力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戰斗力。我縣慈善總會把機構建設和自身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來抓,經縣編辦批準,成立“博羅縣慈善服務中心”為正股級建制的事業單位,隸屬縣民政局管理,核定事業編制3名。同時,大力加強慈善工作隊伍的專業能力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慈善工作人才隊伍。
二是嚴格慈善資金監管,提升執行力。縣慈善總會財務人員定期向相關機構和負責人報告財務收支情況。每季度向秘書長報告財務收支情況;每半年向會長報告財務收支情況;年終要向理事會報告財務收支情況,每年向社會公布資金使用情況。監事會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凡是各項資金的撥付使用,都經監事會把關。每年,縣慈善總會還主動邀請縣審計局對慈善資金進行審計,隨時接受有關部門的審計、監督,沒有出現違規使用資金現象。
三是推行慈善信息公開,提升公信力。在充分尊重捐贈方意愿的前提下,對募捐活動開展情況實行全程公開,通過簡報、網站等多種方式,及時、真實地向社會公布善款的接收、管理和使用情況,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打造“陽光”慈善,贏得了群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