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正值中國傳統七夕佳節,博羅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洋溢著濃厚甜蜜的氛圍,眾多新人選擇在這一天登記結婚,攜手開啟人生新篇章。為幫助新婚夫婦更好地經營婚姻家庭生活,博羅縣民政局聯合博羅縣婚姻家庭建設協會,在婚姻登記頒證大廳精心組織了一場主題為“我們的節日·七夕”的公益新婚課堂活動。本次課堂分為兩場舉行,由婚姻家庭咨詢師葉麗華女士和陳桂珍女士擔任主講嘉賓,現場吸引了40位新人積極參與。
上午首場活動在主講人葉麗華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循著暖場互動、文化分享、手作書簽、誓言頒證的環節脈絡,從牛郎織女的千年傳說中汲取情感智慧,以莊重儀式與真摯心意,為彼此的“一生之約”寫下浪漫注腳。
活動開場,以“牽起初見的緣”暖場環節里,新人牽手在便簽上寫下心底話,“老婆,我愛你”“老公,你辛苦了”等直白字句引發共鳴;隨后的“默契小考驗”中,同步輕拍手背、相擁等專屬動作,讓愛意在互動間悄然流轉。
核心分享環節,葉老師以“牛郎織女的‘守’,我們的‘伴’”為主題,拆解出七夕“牽緣”三大智慧:溝通是婚姻的“鵲橋”,新人分享的“碰胳膊”專屬溝通信號讓在場者深受啟發;儀式感是感情的“甜糖”,從每年七夕“默契問答”到日常熱飯、記喜好,小事皆能織就浪漫;共擔是情感的“根基”,創業夫妻互伴、失業時共列計劃的故事,詮釋“手牽手一起扛”的真諦,新人寫下的“往后余生一起走,一起幸福”,更滿含對未來的期待。
“手作書簽,系住‘一生之約’”環節中,新人協作完成專屬信物:寫下“吵架時也不松開你的手”等承諾,繪制“碰手背”等默契小景,系上象征“牽緣系情”的紅繩緣結。有新娘提及首次收到的手鐲禮物時,與丈夫相擁落淚,溫情瞬間打動全場。
下午的第二場活動由婚姻家庭咨詢師陳桂珍主講。鑒于當日的特殊意義,陳老師簡要介紹了七夕節的起源,并以輕松有趣且設有獎品的問答環節拉開序幕,成功激發了新人們的參與熱情,有效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在課程的核心部分,陳老師首先引用了木子先生所著的《從前慢》,闡釋了中國傳統婚戀觀,幫助新人們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念,引導他們思考在快節奏生活中如何堅守婚姻的本真與承諾,建立健康、理性的婚戀認知。隨后,陳老師通過貼近生活的真實案例,直觀清晰地介紹了三種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她強調,“合理表達情緒,而非情緒化地表達”是夫妻溝通中的重要原則,并鼓勵新人們通過日常的練習,提升對彼此情緒的理解能力,學會有效應對和調整情緒狀態,從而減少摩擦,增進默契。在課程的最后部分,陳老師傾情傳授了五種實用的“愛的表達方式”。她表示,這些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可直接運用于日常生活,助力夫妻間溝通效率的提升,讓愛意更清晰、更準確地被感知,從而“讓對方更懂你”,在明確的“愛的指引”下,收獲更為豐盈的情感回饋。
兩場活動的尾聲,溫馨而莊重的頒證環節如期而至。新人雙手緊握,在莊嚴的國徽與至親摯友的共同見證下,鄭重地宣讀婚姻誓詞。當接過結婚證書及定制紀念品時,幸福的笑容在每個人的臉上綻放。愿所有新人永結同心,白頭偕老,攜手共繪幸福人生的美好篇章!
一審:關潔華
二審:賴美伶
三審:朱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