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案《關于促進我縣休閑生態農業發展的建議》辦理情況
為促進我我縣休閑生態農業發展,我縣編制了博羅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大力推進“三變工程”,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我縣石壩三黃雞、初生蛋,觀音閣紅糖、淮山,酥醪臘肉,柏塘涼果,公莊腌制品等農特產品都成為了頗受游客青睞的知名旅游商品。
縣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議案轉建議《關于加強鄉鎮農村土地和財務管理工作專項培訓的議案》辦理情況
2017年7月,組織全縣村級干部培訓 5期,共培訓 2000人次。各鎮共開展了各種培訓班 10 期 830 人次。其中縣農林局結合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等工作開展的村組干部培訓5期 400人次。縣財政局就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問題在公莊、福田、楊村、楊僑、觀音閣、麻陂、柏塘、園洲、石灣等鎮已經組織當地村主任(書記)、村民小組長;村、組報賬員、會計(鄉鎮代理會計)、村務監督委員會人員開展了相關培訓工作。共組織培訓21期,培訓2850人次。
博羅縣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案《關于扶持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發展的建議》
推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管理方法,制定了《柏塘山茶省級農業地方標準》,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茶葉農業企業申報“三品”認證,對獲得“三品”認證的企業,目前,無公害農產品申報認證面積約2萬畝。充分利用媒體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微信平臺等,在產茶季期間,大力宣傳推廣我縣茶葉品牌,多渠道拓寬市場銷路。加強監管,不斷規范全縣認證農產品生產和經營,縣農林局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對縣域的種植農產品進行監督檢查。
博羅縣政協第十屆二次會議提案《關于加大我縣林業科研投入的建議》的辦理情況
林業種苗生產基地建設得到加強,縣農林局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幫助縣林科所進行種苗生產基地建設,年培育優質種苗能力達200萬株以上;加大林業科技應用合作,目前已承擔了國家林業局科技司舉辦的跨區域重點推廣示范項目《筍材兩用竹良種繁育與示范推廣》,并順利通過驗收,與省林科院合作的良種苗木繁育項目也進在有序推進中。
博羅縣政協第十屆二次會議《關于加快純桉樹林改造,推廣種植鴨腳木的建議》的辦理情況
鴨腳木在我縣進行示范推廣種植還是起步階段,2016年縣林科所苗圃場已育有鴨腳木苗木10萬株試驗苗,今年,我局在梅花森林公園進行林分改造試驗種植,鴨腳木與紅錐按1:1的比例混交造林,種植面積600畝,目前苗木長勢良好,為下來在我縣示范推廣種植積累一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