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的村道變成了寬敞整潔的大道,陳舊的豬欄、廢棄的茅房變成了綠地,衛生死角變成了村民休閑的好去處……說起村里的變化,博羅縣湖鎮鎮釣湖村的村民們喜笑顏開。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釣湖村堅持黨建引領,干群合力齊齊動手整治人居環境,讓村里舊貌煥新顏。
黨員帶頭示范,群眾積極參與
進入釣湖村,村口有一棵大榕樹,榕樹下擺設著廢棄石磨、青石門坎做成的休閑“桌椅”,三五名群眾正坐在樹下拉著家常,一派愜意的鄉村美景。
60多歲的村民劉伯告訴記者,以前,榕樹下雜草叢生,還有村民隨意丟棄的垃圾。今年,在人居環境整治中,村干部帶領群眾將這些垃圾清理干凈,鋪上地磚、擺上了石凳、石椅,成為群眾休閑好去處。
自湖鎮鎮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動員會以來,釣湖村黨支部多次召開村班子會議,以問題為導向,不斷補齊短板。該村結合實際情況,把黨員、村民代表及家屬的危舊房、違搭違建作為環境衛生整治的突破口,將村內垃圾治理、硬化、綠化、美化作為著力點,制訂了釣湖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建設的計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帶動。釣湖村黨支部主動作為、不等不靠,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讓黨支部力量下沉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最前沿,使黨員成為最亮麗的“紅色風景線”。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偉榮帶領村“兩委”干部20多天下沉到各村民小組,組織清運車逐家逐戶、逐街逐巷清理積存垃圾,和村民們一起彎下身子,拿著掃帚、鐵鍬整理房前屋后的亂堆亂放,到飯點了就打個盒飯入戶與村民同吃。
人居環境整治要拆除危舊房屋,黨員丁錦洪第一時間主動響應支持,配合拆除了自家100多平方米的危舊房。這只是黨員干部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縮影。有了黨員的良好帶頭,群眾就會跟著干,大家的衛生意識迅速提高,從原來的“各人自掃門前雪”,到互幫互助共建美好家園,有力促進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要長治久美,關鍵要群眾參與。釣湖村除了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示范引領作用,也注重發揮廣大村民在環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前期宣傳發動,先行示范點的真切改變,讓該村廣大村民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了充分的認識,紛紛主動配合積極參與。
為了給村道拓寬騰出公共空間,村民陳碧勝主動縮減了自家經營的花苗場占地面積。“村里環境好了,我們的日子才會更幸福,所以我們都要大力支持。”陳碧勝不但自己積極主動參與,還向周邊鄰里宣傳,發揮著小喇叭的作用,號召更多村民主動配合環境整治。
不僅如此,釣湖村還充分發動各方力量,共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8月20日,釣湖村發起一場“娘家,我們回來了”人居環境整治大型行動。當天,四面八方的外嫁女、鄉賢陸續回到家鄉,拿起掃帚、鐵鍬,推著拖車,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的隊伍中。整治過程中,在附近就業的村民帶著“給企業的一封信”發給同事,邀請他們積極配合、踴躍參與,共同維護好企業周邊的環境整潔。
經過大家努力,釣湖村完成了“脫胎換骨”般的整治。陳舊的豬欄、廢棄的茅房、腥臭的魚塘不見了,衛生死角化身“小公園”,成了村民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狹窄村道拓寬美化變成了寬敞的大道……垃圾清理干凈了,村里環境變好了,村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開展衛生評比鞏固整治成果
為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果,釣湖村研究細化了具體機制。黨員實行“亮身份、亮任務、亮承諾”,建立落實黨員掛鉤制度。通過黨員分片區掛鉤,履行包戶責任,對掛鉤的農戶環境衛生問題督導整改。
同時,釣湖村還建立起嚴格的人居環境整治考核、獎罰機制。該村實行衛生評比制度,每戶實行“門前三包”,將環境衛生工作責任到戶,并結合“美麗庭院”建設,通過定期星級評比方式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此外還完善督查機制,通過建立村微信群,組織保潔員定時巡查,發現衛生問題在群內通報并及時整改。
相關新聞
湖鎮“三清三拆三整治”開展率100%
設立“紅黑榜” 揚先進鞭后進
釣湖村的改變,是湖鎮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縮影。該鎮以創建干凈整潔鄉村、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打基礎、樹典型、建機制,全面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全鎮農村面貌、村莊人居環境發生顯著變化。
該鎮結合創建干凈整潔村的目標,全力推進35個行政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大力推進村莊專項清潔行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內容,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溝渠塘堰、清理畜禽養殖糞污、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營造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做好村莊綠化工作。該鎮以省級貧困村為重點,投入約400萬元資金對需要進行綠化的村莊進行綠化美化,主要包括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廣場周邊、主要道路、農戶房前屋后及村內荒灘荒地、村內花壇等。同時深入推動廁所革命。該鎮統一對6戶未實現標準化廁所建設的農戶做了廁所改造,實現了標準化廁所100%的指標。今年需建設的6座公廁已全部開工,其中2座已經完工。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督導工作。抓責任落實,抓任務細化,以問題為導向,要求各村制訂人居環境整治細化的問題清單,并安排專人落實工作任務。同時,逐級建立科學合理的督查、通報和獎懲機制,制定督導工作方案,定期組織對轄區內環境整治的督查指導工作,逐級啟動通報排名倒逼等機制,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活動,對積極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成效顯著的村或個人,給予適當獎勵。通過宣揚典型,鞭策后進,推動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目前,全鎮共投入500多萬元工作經費,“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開展率達100%。據統計,目前該鎮共清理巷道長度達275公里,共拆除危舊建筑18萬平方米,全鎮的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如今,漫步在干凈整潔的村道,藍天、綠樹、碧水與幽靜的村莊相映成趣,清新閑趣的幸福氣息撲面而來,一幅潔凈亮麗、文明和諧的美麗新農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本組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李燕文 賀小山 通訊員曾學東 張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