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2017年上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總結會在市行政中心4號樓6樓市農業局會議室召開。會議總結了上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成效,分析了當前形勢并研究部署了下半年的工作。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葉啟靈以及市農業局全體黨組成員出席會議。會議由市農業局副局長王懷龍主持。
市農業局調研員、副調研員,市畜牧局副局長,市農業局總經濟師、總農藝師,各縣區農業系統的主要領導,局屬各單位的主要領導以及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參加會議。
會上,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葉啟靈對2017年全市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作全面分析,并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高標準農田建設考核再獲全省第一
7月3日,省政府通報了2015年度全省高標農田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綜合評價四項指標,我市考核成績排名全省第一,獲用地指標獎勵800畝,其中市級獎勵300畝,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各100畝。截至目前,全市高標農田建設已連續四年獲省政府表彰獎勵,其中三年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土地確權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國土“二調”耕地面積實測209.73萬畝,實測比例104.62%,基本完成實測面積任務;承包農戶37.53萬戶,已頒發證書21.95萬本,頒證率58.49%,排全省第三。自2015年我市全面鋪開確權工作以來,此項工作一直穩居全省前列,多次獲省表揚肯定,并在全省確權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延伸績效管理考核優秀
上半年,省農業廳發文表彰2016年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延伸績效管理工作優秀單位,我市榮獲“2016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延伸績效管理考核優秀單位”。自2015年,全省實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績效延伸管理考核制度以來,我市連續兩年獲此殊榮。
精準扶貧工作獲省通報表揚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9億元,籌建村扶貧項目500多個,戶脫貧項目1.8萬個;46個省級貧困村實現了村莊保潔全覆蓋,有32個村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并在主要干道實施了綠化美化建設。在省2016年度扶貧考核通報中,列為“綜合評價好”(分好、較好、一般3個等次)的5個地級市之一。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創建早稻高產示范片97個,總面積50.3萬畝;因地制宜挖掘縣區優勢,在穩步發展十二大特色農產品的基礎上,引導優質水果、名優茶葉等產業發展,目前全市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達139.5萬畝,完成全年計劃的66%;大力發展規模高效養殖,全市現代化畜牧業示范基地發展到60家、市級以上畜牧業龍頭企業30家、畜禽出口基地28個,規模化養殖比重達85%以上。
綠色可持續發展勢頭良好
今年以來,全市農業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不斷提升。新增“三品”認證企業15家,產品18個,累計認證企業241家,產品427個,認證面積60.8萬畝,占主要農作物面積的40%;組織龍門大米、惠州荔枝、惠東馬鈴薯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制定市級農業地方標準88個。深入推進世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環境友好型種植業示范工程治理耕地面積12.5萬畝,化肥、農藥對比項目實施前減少15%;牲畜廢棄物治理示范工程建設豬場13家。深入推進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2016年底基本實現禁養區“零養殖”,今年以來共清理反彈的豬場229家次、禽場31家,促進了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
科技裝備動能逐步顯現
上半年,培育、引進、示范、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300多個(項),主推品種74個,主推技術35項,市農技推廣中心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試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120人,輻射帶動農戶3萬戶。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打造市級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基地3個,扶持建設整村推進示范點8個,舉辦各類機械化演示、培訓23場次。加快發展農業信息化,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溯源平臺建設,納入該平臺的農業經營主體增加至1132家。此外,“惠州農業”新浪微博在一季度考核中位列市直單位第6名,網絡問政工作獲市政府表彰并授予“十佳民意服務單位”。
黨建工作積極開展
完成了局直屬機關黨委換屆工作,籌劃指導機關黨支部、市農業信息中心黨支部、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黨支部年中換屆工作。部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工作,組織開展各類學習培訓27批次。組織全體黨員到惠東安墩鎮水美村扶貧點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積極支持紀檢部門履行監督責任,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