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全省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扎實推進全面依法治省,建設法治社會。
圍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大力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內容,我市各界人士展開了熱議。大家認為,惠州要實現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廣東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作出貢獻。
◆談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應健全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服務網絡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全省一體化發展新格局。要加快新農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落后面貌。
市委黨校專家潘彥平認為,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要在“城鄉一體化”中補齊農村社會發展的短板。核心是“讓農村美起來”,提高鄉村規劃和管理水平,全面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健全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服務網絡,最重要的是支持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如期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富裕、更加健康、更有保障、更有發展的美好生活。
我市一企業技術骨干、留學歸國人員趙啟迪表示,要實現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進一步加強底線民生工作。“民生事項也分輕重緩急。”趙啟迪說,其中解決困難群眾、特殊群體子女上學、看病、住房等民生問題,當屬頭等大事。只有提高了他們的保障水平和基本生活質量,才能夠真正做到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人人,讓更多老百姓有獲得感和歸屬感,為惠州實現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談綠色發展
我市今年水環境治理將有硬措施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加快建成珠三角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促進粵東西北綠色崛起,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邁進綠色發展新軌道。
“生態優勢是惠州發展的最大優勢之一,接下來我市將繼續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市環保局局長黃水祥說,我市已與省環境保護廳簽署了《省環保廳惠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合作協議》,通過雙方加強合作,在省環保廳的指導和支持下,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將會有新的突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在農村、大氣和水環境保護方面形成一套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率先建成具有惠州特色的綠色發展示范區。
“水環境關系千家萬戶,我市在水環境治理方面今年會有一些硬措施。”黃水祥說,《關于綜合治理水環境的議案》辦理方案編制工作已完成,里面有我市一系列水環境治理硬措施,也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待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后組織實施。在西枝江保護方面,近期將制定西枝江水質保護生態補償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來源、資金使用和資金管理要求,確保各項保護措施落實到位。
◆談法治建設
法治惠州建設第二個五年規劃明確今后5年任務目標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扎實推進全面依法治省,建設法治社會。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全面提升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廣東建設水平。
“今年,我市下發了《法治惠州建設第二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對今后5年的任務目標進行了細化。”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加強和改進立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深入推進公正司法,加快法治經濟建設,加快法治社會建設,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取得重大進展,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地方立法工作科學有效,基本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