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27日,第五屆惠州現代農業博覽會在惠州會展中心舉辦。本屆農博會主題為“綠色農業·生態惠州”,參展企業單位392家,展示展銷農產品1萬多種、農機近千臺,首次吸引了國外企業和機構參展。我市對口援建的西藏自治區朗縣和四川省甘孜州也派團參展。本屆農博會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儀式、綠色農業發展論壇、農業農村發展成果展示、特色品牌農產品展銷、“我最喜愛的惠州品牌農產品”評選、創新創業大賽、農產品服裝秀等內容。這是新時代我市舉辦的首次農博會,內容豐富,亮點紛呈,必將推動我市農業現代化進一步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振興鄉村,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而農業強不強,關鍵在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程度。因此,只有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把農業武裝起來,使落后的傳統農業轉變為具有先進生產力水平的現代化農業,才能邁上振興鄉村的實現路徑。
2008年以來,我市成功舉辦了四屆現代農業博覽會,規模越來越宏大,內容越來越精彩,影響也越來越廣泛。近年來,我市著力推動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甜玉米、馬鈴薯、梅菜等十二大特色農產品美名遠揚,惠州已經成為珠三角和港澳地區豐盛、便利的“米袋子”“菜籃子”,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當前,農業現代化發展迎來了巨大機遇。筆者樂于看見,我市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動力,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舉辦此次農博會為契機,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讓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為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奠定堅實基礎。(雷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