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記者李燕文方蓮花賀小山)日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博羅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捧回全國文明縣城牌匾。
據悉,博羅高度重視文明創建工作,把創建工作作為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示范縣”和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重要內容,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途徑來抓,舉全縣之力,聚全民之智,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條主線貫穿于創文全過程,突出抓好城鄉規劃建設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城鄉環境面貌大為改善,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
上下齊心,形成全民參與創建格局
據介紹,該縣把文明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惠民工程,明確把“2017年力爭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縣級)”列入“十三五”期間要完成的三件大事和今年要完成的五大核心任務之一,并寫進黨代會、人代會報告。同時,將創文與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博羅”緊密結合,堅持“一把手”主抓直管,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13個專項工作組,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實行日督查、周通報、月排名,大事要事及時會商,難點焦點領導包干,求實務實抓好落實。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博羅縣上下齊心共建,形成了全城、全民參與的創建格局。其中,該縣全面動員社會力量,組織志愿者參與到城市環境整治中來,使得城市管理政府不再唱獨角戲。在創建工作中,該縣通過開展各類主題活動,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如,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創新開展“共筑中國夢·文明耀博羅”十大主題活動,以及文明旅游、文明餐桌、“好家風好家訓”等80項主題實踐活動,很好地提升了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實行網格化管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隨著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博羅的城市管理水平、城鄉面貌進一步提升。
“街道變干凈了,車輛停放有序,城市‘牛皮癬’消失了……”說起創文給博羅帶來的變化,縣城老居民蔡兆輝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蔡兆輝年逾八旬,是個攝影發燒友,有事沒事都喜歡挎著數碼相機到大街小巷轉轉,記錄下城市的變化。因此,創文工作給博羅帶來的點滴變化,他都熟記于心。
在城市管理中,博羅始終以群眾的感受作為最大考量,積極破除城市“頑疾”,提升城市“顏值”?!啊Fぐ_’和亂拉的電線、電信線、有線電視線一直都是大家所詬病的?!辈陶纵x說,在創文中,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縣城的形象陡然提升。
原來,在創建過程中,博羅不斷創新城市精細管理,建立黨員責任崗,實行“網格化”管理,設置一級網格8個、二級網格86個、三級網格7194個。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與縣城臨街的集貿市場開辦單位、個體工商戶、居民住戶等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著力整治亂停放等“六亂”現象,實現攤點歸位、車輛歸道等“六歸”目標。同時,大力開展電力線、電視線、電訊線“三線”整治,環境衛生、集貿市場等“七個專項整治行動”,以及文明素養、城市管理等“七大提升工程”,創新舉措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如用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墻繪覆蓋街邊小廣告,把城市“牛皮癬”變成文明“風景線”。
作為一名老博羅,老城承載了蔡兆輝很多的記憶。創建工作,讓老城換了新顏:一條條老街換上新立面,活力十足;一條條老巷子畫上墻繪,文化韻味濃;一條條老路告別了過去的雜亂無章,變得整潔有序……在改造中,該縣結合環羅浮山特色風格和老城的文化底蘊,深入實施老城區立面改造工程,通過文化墻繪和歷史文化展示牌等,讓老城面貌煥然一新。同時,深入挖掘老城的歷史文化背景與人文典故,科學合理規劃,打造具有博羅本土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并借助墻繪、宣傳牌等加強文明宣傳教育。
墻繪成城市新景,文明新風吹遍街巷
漫步在縣城街道、村道小巷,一幅幅唯美的壁畫在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也形象生動地傳遞著正能量,滋潤著人們的心田、豐富著群眾的精神世界。
來到博羅,記者發現,隨處可見的公益廣告、景觀造型、墻繪,不僅為城市的顏值加分,還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內涵。
在博羅縣社會服務中心,矗立在綠地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鐘造型甚是吸引眼球;東山森林公園前面路口的書簡造型宣傳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北門路與博羅大道交界處的博羅精神宣傳引人注目……按照“一巷一主題、一街一精品”的思路,該縣已在縣城打造上竹徑孝文化長廊、羅陽路公益宣傳長廊、集貿市場誠信文化走廊等,通過景觀造型、墻繪等,加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
這種公益宣傳模式還悄然復制到鎮、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中國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土文化元素等內容的公益宣傳廣告,無縫嵌入鄉鎮的公園、廣場、街道等場所。如,橫河鎮郭前村上良村民小組的善文化景觀、長寧鎮埔筏村的“雙擁”壁畫、公莊鎮陂頭神村的“孝”主題壁畫……這種圖文并茂的公益宣傳廣告,大大增強了公益宣傳的吸引力。
志愿精神廣傳播,好人之風久盛行隨著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也逐漸深入人心,文明新風在博羅的城鄉吹拂。
如今,走進博羅縣城、各鄉鎮,總能發現各類志愿者活躍在各個崗位。志愿服務精神在城鄉傳播,文明之花在博羅這座千年古邑盛開,奉獻精神和好人精神溫暖著這座古縣。
近年來,全縣不斷涌現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先進典型:堅守一線的忠誠法官黃植忠,無私奉獻的新客家人董四軍……截至目前,該縣入選“中國好人”3人、“廣東好人”4人、“惠州好人”74人,有博羅縣道德模范67人,好人之風盛行。
在“好人之城”建設帶動下,博羅縣志愿服務工作大步邁進,成立了一大批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社會認可的志愿服務隊伍。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66808人,志愿服務項目累計達13458個。同時,博羅縣不斷加強志愿服務站點建設,進一步構建“十分鐘志愿服務圈”。
創建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更高的追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精神文明創建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接下來,博羅將不忘初心,把這份榮譽轉化為發展新動力,繼續堅持“天天都是創建日,人人都是創建者”的創建思路,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文明創建目標,再攀文明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