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曬臘肉的好季節(jié),羅浮山酥醪村村民都在忙著臘制臘肉、臘腸等。羅浮山酥醪村的臘肉深得游人喜愛,已成為游人不可不帶的“手信”。
日前,記者來到羅浮山酥醪村,只見每家每戶門前基本都曬有臘肉、臘腸、臘豬肝等。村民黃有霞每年都會收到游人臘制臘肉的訂單。這不,她家院子里曬滿了臘肉,過幾天她還要趕制下一批。她告訴記者,酥醪臘肉的制作過程比較簡單,但要想制作出正宗的酥醪臘肉,不僅需要原生態(tài)生長于酥醪的土豬,而且必須是五花肉。“酥醪村民養(yǎng)的豬是臘肉品質的重要保障。”她說,正宗的酥醪臘肉都是村民自家養(yǎng)的豬。這些豬不喂飼料,都是村民割番薯葉剁碎后熬熟再端去喂豬。有時,村民專門爬山采摘野草、茅葉等野菜喂養(yǎng)。當?shù)氐沫h(huán)境和氣候條件是酥醪臘肉品質的又一保障。同時,臘肉還與切肉的刀工、腌制的味道等息息相關。
黃有霞說,酥醪臘肉吃起來有勁道和特有的香味,有了品質保障,臘肉自然受歡迎。目前,酥醪臘肉售價每公斤100元。
酥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鄭健說,雖然臘肉很受歡迎,但是村中并沒有大型養(yǎng)殖場,都是村民自家養(yǎng)幾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家都知道,環(huán)境是吸引游人前來游玩的重要因素,也是村中臘肉品質的保障。”黃鄭健說,除了售賣臘肉,村民還可以通過農家樂、經(jīng)營民宿、銷售其他農特產(chǎn)品增收致富。
文/圖本報記者李燕文賀小山通訊員劉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