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米細長苗條、晶瑩潔白;煮熟軟硬適中、芳香可口。這是客戶對惠州市九優糧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優”)出產絲苗米的評價。近幾年,惠州市博羅縣抓住廣東絲苗米產業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本地絲苗米產業,打造博羅絲苗米亮麗品牌。位于園洲鎮九潭義合村的九優,在此大背景下積極推進“一村一品”絲苗米產業建設,2019年,在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獲批2019年廣東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項目,為當地絲苗米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也為自身發展帶來新突破。2020年,博羅縣園洲鎮義合村成為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絲苗米專業村。
優質優價看得見
帶動農戶創品牌
“一開始我們就只是個小作坊,收谷賣農家米的。”九優總經理溫錦鋒回憶道。1996年,溫錦鋒的父母開始從事稻谷回收加工,除雜、去石、礱谷、整米,全部自己手工操作,非常辛苦。1999年剛畢業的溫錦鋒不忍看見父母如此勞累,決定接手父母的工作,減輕他們的負擔。
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大米的銷量持續上升,市場逐漸打開。但是溫錦鋒發現,消費者卻不知道自己買的是誰出產的米。這讓他意識到,想要繼續做大做強公司,必須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
溫錦鋒認為,品牌打造首先要做的,是要獲得穩定、優質的稻谷供貨源。但由于絲苗米的種植缺乏統一標準,農民的稻谷質量良莠不齊。這導致供貨源質量十分不穩定,讓想要建立品牌的溫錦鋒非常頭疼。
2003年,為了解決供貨源質量問題,溫錦鋒決定建立公司,并打造水稻示范田,希望通過示范田的種植效果,引導農民一步一步種出優質水稻,最后達到統一種植標準的目的。
“除了自己的示范田,我們還為合作的農戶統一提供種子與技術支持,且承諾以比市場價格高的收購價全部收購。”溫錦鋒說,“農戶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賺多點錢。但他看不到你賺錢,他就不會跟著你種。”為了達到引導的效果,溫錦鋒一開始的示范田面積就有100多畝,撮合合作的農戶有100多戶。
示范帶動的效果非常好,發展至今,九優的示范田已經擴大到1500畝。“即使沒有合作的農戶,也慢慢跟著學我們的方法種植。而合作的農戶大部分都只供應我一家,都快成專供了。”溫錦鋒笑著說。
不僅如此,九優還搭建起農民與專家之間的溝通橋梁,每月邀請專家到基地考察,與專家商討管理對策。每年組織兩次技術培訓,聘請專家給農民講種植技術。
為打響品牌知名度,溫錦鋒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高,“重金屬含量不僅僅是達標,還要遠低于國家標準。且實行三檢制度,入庫檢、出庫檢、每個季度送去第三方檢,并加入溯源系統。”
“跟我們打交道的都是農民,農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子女九門課程都能拿優異成績,所以我們依據農民的這一愿望起名為‘九優’,希望吃我們米的孩子們九門課程都能拿優。”說起公司名字的由來,溫錦鋒如此解釋。
設備升級問題解
就業增收效果顯
供貨源越來越有保障,品牌也越來越響,公司發展走上快車道,“農戶+基地+公司”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在實踐逐漸穩定下來。2019年,九優成功申報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獲得財政資金的扶持。溫錦鋒購置了多臺先進的大米生產設備,逐步構建了一條產能可達360噸的全自動稻谷加工生產線,一條日烘干稻谷產能達210噸的全自動稻谷烘干生產線,還建立了新冷庫,公司年處理稻谷量近3萬噸,產品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倉儲量和烘干量的大幅增加,讓我們在惡劣天氣到來前,能及時大量收購農戶的稻谷。”九優運營經理周瑋說,過去,農戶為了降低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往往提前搶收,大量集中采收讓稻谷沒有足夠的倉庫放置,加上烘干設備能力不足,最終導致稻谷壞在倉庫里,造成極大的損失。“九優倉儲和烘干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農戶種植的風險。”
截至目前,除自有的1500畝絲苗米基地外,九優還帶動周邊2000多戶農民一起種絲苗米,與農戶簽訂訂單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推動農戶年增收2000多元。“公司還會聘請當地有困難的農戶工作,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累計有近百人。”周瑋介紹。“只有每個農戶都種出優質絲苗米,九優才能持續發展,打響博羅絲苗米品牌。”溫錦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