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加強對農村的研究,加快推動農村振興發展。要堅持以城帶鄉,促進鄉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社會治理與城市融合。要選優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統籌選配優秀干部到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擔任第一書記,以“頭雁工程”形成強大的“頭雁效應”。要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日前,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按照“3年取得重大進展、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改變”要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2050年實現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方案》,我市將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全面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培育鄉村文明新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全面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補齊鄉村公共服務短板,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高水平穩定脫貧……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目標任務
明年全市80%村莊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
《方案》提出了我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到今年年底,鄉村振興全面啟動,各項規劃和政策全面出臺,基本建立鄉村振興配套政策體系;全市46個省定貧困村達到整治標準,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取得重要成果,全市村莊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環境整治任務。
到2019年,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市建設穩步推進,各項改革逐步形成經驗;46個省定貧困村基本建成新農村示范村,省級新農村示范片重點村率先建成美麗宜居村,全市村莊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環境整治任務,全市80%村莊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鄉村振興見到顯著成效,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觀。到2025年,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納入規劃范圍的全部行政村建成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到2027年,鄉村振興取得戰略性成果,農村落后面貌實現根本改變。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重點任務
推動鄉村產業生態文化組織人才振興
《方案》提出,我市將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鄉村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產業興旺,促進鄉村生活富裕。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創建農業知名品牌,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引領,構建新型鄉村助農服務體系。
全面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打好鄉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連線連片推進鄉村旅游,系統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培育發展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
培育鄉村文明新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傳承發展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加強農村先進文化陣地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
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完善基層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建立全市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培育壯大鄉村本土人才,積極引導各類人才 “上山下鄉”,向鄉村流動聚集,著力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育鄉村專業人才,推進科技人才下鄉,促進鄉賢返鄉。
提升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
在補齊鄉村短板方面,我市將全面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深化美麗鄉村“三大行動”,以實現基礎設施全覆蓋為抓手,以進自然村入農戶到農田為路徑,著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改善鄉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推進農村重大基礎設施全覆蓋,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設施條件,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補齊鄉村公共服務短板,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針對鄉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突出短板,精準發力,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到2027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水平適度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優先發展農村教育,提升鄉村法律、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城鄉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實施城鄉社會關愛工程。
我市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機融合,制定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3年行動方案,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穩定脫貧,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599元,貧困發生率低于2%。全面開展“回頭看”工作,實施兜底保障工程,扎實推進46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工作,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通過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高水平穩定脫貧。 本報記者陳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