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博羅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推進會,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文件以及國家、省旅游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博羅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會議邀請了專家學者代表以及縣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羅浮山管委會、各鎮(街道)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旅游辦主任等參加。
創建工作有3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對于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推動全縣旅游實現 “三個轉變”,即推動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推動從小眾旅游向大眾旅游轉變,推動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突出“五個堅持”,奮力奪取“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金牌。堅持融合發展,著力拓展旅游發展的新領域;堅持創新發展,持續增強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堅持綠色發展,齊力共創更加優美的新生態;堅持開放發展,不斷開辟內外聯動的新空間;堅持共享發展,努力形成互利共建的新格局。
對于博羅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專家學者們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意見建議。與會專家表示,博羅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有3個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即以鄉村旅游為重點,推動全域旅游產品升級走在全省前列;以文明縣城為抓手,推動全域旅游環境升級走在全省前列;以產旅融合為特色,推動全域旅游產業升級走在全省前列。
用好古國古城古縣古窯古村資源優勢
對于接下來博羅全域旅游創建工作,專家們建議,黨政統籌全縣一盤棋,推動工作新機制。主要做好“1+1+N”文章,即做好全域領導小組頂層設計、聯席會議定期召開協調會議、部門和鄉鎮落地實施。
要發揮部門鄉鎮雙聯動,推動全域新動力。構建“三域”格局,推動全域新突破。“三域”指 “山域”、“水域”、“路域”。以羅浮山聯動其他八座山形成山地旅游聯盟,打造山地康養定制旅居產品,成為國際養生旅游公園縣。在水域方面,博羅有“一江兩河五湖”,即東江、沙河、公莊河,以及五個水庫(湖),可以重點打造三個百里江河生態文化休閑帶、五個環湖游憩康養區。在“路域”方面可以按照廣東濱海旅游公路標準,升級為風景廊道,構建快旅慢游體系。
同時,打造“四位一體”,創新全域新載體。挖掘博羅古國、古城、古縣、古窯、古村的“五古”資源優勢,構建“景區、城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的博羅全域旅游新載體。
本組文/圖 本報記者李燕文 賀小山 通訊員陳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