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的房屋變成了一棟棟特色的民宿,節假日游客絡繹不絕,如今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前,博羅縣橫河鎮郭前村上良村民小組的賴叔高興地告訴記者。
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所在。當前,全市各地正以“3+3+X”模式統籌新農村建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逐步向高水平邁進。據悉,郭前村依托環繞羅浮山旅游景區的優勢,突出綠色發展、生態宜居,以“民宿+旅游”創新模式推進新農村建設,先后建成后山小公園、登山道,打造了一批精品民宿,描繪了美麗鄉村的發展藍圖。
閑置房交給旅游公司統一打造成民宿
青山隱隱、湖水清澈……日前,站在郭前村上良村民小組精品民宿的陽臺眺望遠方,一幅田園鄉居圖景映入眼簾。記者在村里走訪發現,該村環境干凈整潔,房屋的外立面都進行了統一風格設計,前來參觀的游客一波接一波,好不熱鬧。
記者了解到,郭前村上良村民小組是顯崗水庫移民安置村,距羅浮山景區約6公里,景田百歲山礦泉水生產基地等項目落戶該村。
自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啟動以來,該村利用省移民資金和村民自籌資金,由村民小組牽頭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布局建設3層基礎的一層樓房,當時也無人居住處于閑置狀況。為盤活閑置房屋增加村民收入,村民小組引進開發休閑民宿的企業,經過村民小組班子、村民、旅游公司、鎮政府等商議,同意由每戶村民出資自行加建兩層半的主體交給旅游公司管理。截至目前,已有14戶村民的樓房交由旅游公司按統一風格進行裝修、經營及管理。同時,還修建了環湖棧道、荷花池等休閑設施,村里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為村企合作開發休閑民宿項目創造了條件?!鄙狭即迕裥〗M組長賴月金介紹,村民將自己暫時利用不上的樓層,交給旅游公司統一打造成民宿,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90多間民宿 (客房),每年每戶利用房屋出租可增加收入約3萬元。游客來村里除了住特色民宿外,還可體驗采摘水果、煮竹筒飯、篝火晚會等農家項目,享受惠州的好山好水、體驗鄉村休閑生活。
此外,當地不少村民還利用自家房屋開設農家樂,一邊做餐飲,一邊銷售年桔、蜜糖、番薯、橄欖等當地土特產,既解決了農村人口的就業,同時還增加了收入,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增。
利用水資源打造水文化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郭前村還計劃利用豐富的水資源打造水文化品牌,彰顯生態韻味。記者日前在郭前村白官坳村民小組看到,這里沿顯崗水庫修建了一條近1公里的環水庫道路,寬闊的水庫一望無際,空氣清新。博羅縣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環顯崗水庫道路將計劃打造成為旅游公路,配套濱水慢行綠道,突出水文化、展現水景觀,使之成為連接羅浮山和顯崗水庫的紐帶。
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目前郭前村共投入約3000萬元,全部村道、巷道實施硬底化改造,對主要村道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改造,建設文化廣場、文化室、籃球場等文體設施,民房實施統一外立面改造,建成后山小公園;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建設環湖休閑道、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雨污分流等基礎設施。此外,在每個村民小組建設文化廣場、文化室等,設立博仁文化學堂,建立村志愿服務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村民生活。
“如今,我們走上了發展旅游和民宿之路,大家生活都好了。全村擰成一股繩,準能振興鄉村?!惫按灏坠氽甏迕裥〗M村民陳阿姨說,她計劃開設農村淘寶店,推廣本村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營銷實現增收。
本報記者楊 熠 通訊員盧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