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塘茶農在采春茶。

茶園修了登山道,方便游客游玩。
春茶上市以來,博羅縣湖鎮鎮光輝村茶農鐘惠生采茶、制茶、送貨給客戶,忙得不亦樂乎。即使前段時間陰雨連綿,鐘惠生和其他茶農依然冒雨采茶,趕貨給客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博羅茶葉種植面積3.48萬畝,實現產業總產值83590萬元。近年來,該縣茶產業越走越好,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落地的一個引領產業。
采茶制茶
每家每戶都有熟客上門購買
日前,記者在湖鎮鎮光輝村崗二村民小組看到,山坡上的茶園呈梯形分布,層次分明,甚是好看。戴著草帽、斗笠的茶農在忙著采茶,給這幅自然美景圖增添了一份靈動氣息。
“我們這邊種植的是石芽壩茶,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馥,湯色嫩綠明亮,滋味嫩鮮?!辩娀萆榻B,石芽壩是當地一個地名,包括了光輝村、崗南村、下村村等幾個地方,石芽壩茶因當地水土中礦物質豐富,茶樹生長環境沒有污染,加之制作精細,頗受愛茶人士的青睞。
石芽壩茶的種植歷史不算長。年近八旬的老茶農鐘木森是鐘惠生的父親,他說,光輝村是移民村,從新豐江移民到此,村民一直保持著種茶的習慣,從剛開始的幾十畝,發展到現在,石芽壩片區茶葉種植面積約500畝。鐘木森靠種茶把小孩養大、供他們上學。如今,兒子鐘惠生深得他的真傳,將茶葉種植面積擴大到50畝,靠經營茶葉,蓋上了新房、買了小車。鐘惠生的堂兄弟、90后鐘振東大學畢業后也回家鄉種茶,從當初的不足4畝發展到現在有30畝。
鐘木森他們堅持有機種植,施用有機肥,精心打理,茶葉品質有口皆碑。這里的山茶不用拿到市場去銷售,每家每戶都有熟悉的茶客,他們每年都會上門購買。當下,春茶上市,每天都有客戶打來電話訂貨。
春茶剛上市訂單一個接一個
前段時間,小雨淅淅,柏塘鎮羅塘村的茶園一片煙雨朦朧。茶農披著雨衣、拿著茶簍采茶,指尖的動作輕巧而嫻熟。
茶農張春生說:“春雨下著,茶葉生長速度更快,不趁早采摘,這些嫩葉就會變老。采摘不及時,不僅會影響春茶的產量,還會影響清明茶的上市?!?/span>
張春生說,現在春茶剛上市不久,但訂單已是一個接一個??腿诵煜壬詮膬赡昵敖佑|了柏塘山茶后,便被柏塘山茶的清甘所吸引,每年都要訂購一些自己品嘗或送給客戶,今年也不例外,計劃先訂購200斤。
據悉,柏塘鎮是廣東省十大茶鄉,山茶種植面積2萬多畝,產值3.5億元。近年來,隨著博羅山茶尤其是柏塘山茶的名氣越來越大,銷售越來越好。
產業規劃
光輝村:拓寬村道修建公廁,依托茶園發展鄉村游
一年之計在于春。除了采摘新年第一撥茶外,茶農們還忙著規劃茶產業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記者在光輝村采訪時發現,茶園里修了登山道,游人在登山賞景,感受美麗的茶園風光。光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樹明說,光輝村的茶園風景優美,很適合游玩?!拔覀兂死^續做好茶葉品牌,還將依托茶園發展鄉村旅游。”
對于鄉村旅游的發展,鐘振東深有體會。他之前曾在網站上發帖邀請驢友前來游玩。如今,節假日或周末,他的朋友會帶著一些游人一起來參觀茶園,體驗摘茶和炒茶的樂趣。
為發展鄉村旅游,該村積極行動,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對主村道進行拓寬。同時,積極推進旅游公廁和體驗式制茶房的建設。
據悉,湖鎮鎮茶葉種植面積2200多畝,種茶成為農戶致富法寶。接下來,該鎮將進一步加強對農戶的培訓和指導,讓石芽壩茶農乃至全鎮茶農掌握茶葉的標準化生產技術,確保產出優質綠色茶葉。同時,鼓勵農戶發展“農業+”,實現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迸發出新的更大產業能量。
龍頭村:擬打造萬畝茶園種植基地帶動村民致富
3月8日,博羅縣柏塘鎮龍頭村首屆“一村一品”茶話會召開,村干部、外出鄉賢、茶農代表、村民代表等歡聚一堂,共同為鄉村的發展出謀劃策。大家圍繞“將山茶打造成龍頭村的最強產業助推鄉村振興”這一話題各抒己見。
龍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偉輝說,龍頭村一直都有種植山茶的傳統,現有茶園3000畝。接下來,村里計劃圍繞鄉村振興,把茶葉作為“一村一品”來打造。目前,村里計劃成立龍頭村經濟合作聯社,通過整合全村的山地資源,聯合福波茶葉專業合作社、龍源茶園合作社以及龍頭村各種植戶,計劃用3~6年時間,打造龍頭村萬畝特色紫芽茶園種植基地,帶動村民致富。
“這個思路找準了方向。”博羅縣茶葉行業協會會長、龍頭村村民盧天福說,龍頭村種茶歷史悠久。前些年,省農科院專家在柏塘發現的小葉種紫芽茶就是在龍頭村發現的,小葉種紫芽茶不僅健康價值高,商業價值也高。而全縣最老的紫芽茶也在龍頭村山上,有100多年歷史。博羅縣茶葉行業協會已與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共同培植紫芽茶種苗。經過5年的提純培育,將于明年大規模推廣。通過這一高品質茶品種的推廣,可為茶產業的發展起到更好的推動和引領作用。
目前,龍頭村的發展規劃已初步出來。該村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將茶葉種植面積擴大到5000畝。同時,依托茶葉產業,結合鄉村旅游努力實現鄉村振興。
本組文/圖 本報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 賀小山 通訊員曾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