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交通閉塞是很多貧困村的一大“痛點”,不僅影響村民生活出行,更影響經濟發展。我市近年來著力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截至目前,省定貧困村中的自然村全部完成村內道路硬化,所有行政村、村民小組和2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完成村道硬化。嶄新的村道,悄然改變著當地人的生產和生活。
■羊和村 修村道連接大項目
博羅縣楊村鎮羊和村位于東江邊上,是省定貧困村。羊和村“第一書記”肖岳云2016年到羊和村時正值雨季,村中很多村道沒有硬底化,一下雨便成了泥水路。
為了盤活村中的土地資源,吸引更多投資商前來投資,該村拉通了一條長6.6公里的環村道路。去年10月,環村公路達到通車條件,也開啟了羊和村的“騰飛之路”。
在環村公路一側,羊和村花卉智慧溫室目前正在緊張施工。運載建材的貨車停靠在路邊,工人忙著搬運建材、固定棚架等工作。
花卉基地所處的位置在羊和村東面,以前并無供車輛通行的道路。“原來村道比較窄,村民當時建了房子,兩邊都比較密集,一般的車都進不來。”羊和村村委委員陳少鋒說,道路不通導致村里的田地很難出租,想發展其他產業更難。
如何將道路修通,成為當地扶貧工作組急需解決的大難題。環村公路建設時涉及部分村民的山地和菜地,一些村民剛開始不太愿意,肖岳云便和村干部一戶戶做工作。其中有一戶老人家,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才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肖岳云說,一開始吃了不少閉門羹,但他不氣餒,找來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干部多次上門探望,最終感動老人。村婦女主任李彩梅說:“剛開始,我也認為是不可能的,肖書記愣是干成了。”
肖岳云介紹,該花卉基地由恒大集團出資1500萬元建設,將種植蝴蝶蘭等高附加值花卉產品,預計今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預計建成后將為村集體年增收約30萬元,為村民年增收約300萬元。
產業扶貧是防止返貧的重要保障,這個項目的可觀效益,是這個省級貧困村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陳少鋒說,目前還有旅游生態和水庫發展兩個產業要進駐。
路通財通,環村公路給村民帶來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