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莊鎮陂頭神村文化廣場給村民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 本報記者鐘暢新 攝

洪湖村整潔干凈的村容村貌。
清拆影響村容村貌的廢舊建筑,常態化開展村莊的清掃和保潔,村民動手美化自家庭院……作為全省5個“先行先試”縣之一,博羅縣結合自身實際,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據統計,截至3月31日,全縣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投入資金9512萬元,農村面貌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在全縣人居環境整治中,該縣還涌現了一批先進。日前,央視新聞“打卡最美鄉村”第四站走進博羅,直播介紹了公莊鎮陂頭神村和龍華鎮旭日村,讓觀眾感受博羅美麗鄉村的風采。
湖鎮以點帶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日前,記者來到博羅縣湖鎮鎮橫江村,只見村道干凈整潔,主村道兩旁的美化綠化進行了升級,不僅種上了整齊的綠化樹,還鋪上了草皮和間種了花卉,成為村里一道靚麗的風景。
村中的垃圾收集點設置完善,村民養成了自覺將生活垃圾集中到收集點的良好習慣。村民邱伯說:“現在,我們都會把家里的垃圾收集好,然后提到垃圾收集點,等待保潔員來清運。”
記者留意到,除了將垃圾收集好外,村民還自覺裝扮好自己的庭院,將庭院的雜草清理干凈,把柴草等雜物堆放整齊,并把屋前屋后打掃干凈。行走于橫江村記者還發現,該村的“三清三拆三整治”有序推進,舊豬舍、危舊房等影響村容村貌的建筑物清拆完畢,清拆后鋪上草坪成為村民的休閑活動場所。
據了解,按市、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議、全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的工作部署,湖鎮鎮選取橫光村和黃塘村為試點,以點帶面,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湖鎮轄區行政村共有35個,除了已完成連片示范創建新農村的新作塘村和省級貧困村三水村外,其余33個行政村252個自然村全部納入創建干凈整治、美麗宜居鄉村的范疇。33個行政村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開展率100%。為了統籌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該鎮給9個面上貧困村安排資金180萬元,其余24個行政村安排資金60萬元作為首先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獎補啟動資金,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有力財政保障。目前,該鎮的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全縣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
湖鎮鎮是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工作中,該縣各基層黨委、政府動腦筋、想辦法、出措施,有效地推動了工作的進行,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其中,麻陂鎮洪湖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進行工作評比,創立紅黑榜,獎勤罰懶,激發了群眾的工作熱情;公莊鎮陂頭神村廣泛發動群眾,家家戶戶出人出工,購買了竹子扎成6公里長的籬笆,將村道兩旁的綠地予以圍護,提升了美化效果;羅陽街道觀背村在村“兩委”的帶動下,村民和入駐單位一起動手,清理房前屋后的衛生死角,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截至3月31日,全縣本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9512萬元,用于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共清理村巷道亂堆亂放22441處、1920千米;清理房前屋后生產工具、建筑材料亂堆亂放、雜草雜物、積存垃圾、衛生死角垃圾24199處、186.4萬平方米、5.7萬噸;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漂浮物、障礙物6087處5萬噸;拆除露天廁所、茅房424間;拆除舊廢棄豬、牛欄3446.5間;拆除舊危房14805間;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等2915個。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農村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成立各類專班合力推進鄉村振興
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抓手。日前,博羅縣專門召開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對今年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部署。
今年,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該縣將充分發動群眾,激發工作熱情和參與度。其中,從中小學生抓起,發揮中小學教育陣地,充分利用小手拉大手的力量,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發動志愿者隊伍,開展主題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同時,整合力量,成立各類專班,合力推進鄉村振興。如,成立規劃專班、督查專班和業務指導班。其中,縣委督辦牽頭抽調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骨干力量,組建專門的考核督查隊伍,開展季度考核督查工作;鎮(街)也將對各村工作進行檢查,做到督查有結果、結果有講評、整改有措施、落實有成效。縣委農辦牽頭、縣各相關部門要出臺配合鄉村振興的方案措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共同推動鄉村振興。
打造71個示范村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同時,加快實施“百村示范、全域整治”工程,著力打造71個示范村,帶動全縣343個行政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工作,推動農村生活方式轉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通過“百村示范”帶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在“雨污分流、改廁、污水處理、禽畜養殖廢棄物利用”等方面做好示范,著力推動農村生活方式轉變,破舊立新,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以制度促工作,建立健全工作長效機制。其中,建立環境衛生保潔反饋制度,發揮村環境保潔員的作用,做到分塊管理,檢查反饋,落實責任。建立鄉風文明評比制度,開展文明戶、文明庭院等評比活動,以鄉風文明積分制,引導村風民風的進一步提升。建立督查考核、排名通報制度,樹立榜樣,以先進帶動后進,形成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
本組文/圖(除署名外) 本報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 賀小山 通訊員彭冬婷 張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