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美鎮首個蔬菜“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項目啟動。
5月20日,博羅縣省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揭牌動工儀式在該縣泰美鎮舉行。據悉,該省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的運營模式為全省首創,也是泰美鎮與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簽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后第一個落地實施的項目。
通過合作社實現聯農帶農
據了解,博羅縣省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產業范圍包括泰美鎮、柏塘鎮、楊村鎮、公莊鎮、湖鎮鎮5個鎮,總面積1107.16平方公里。目前,產業園內蔬菜種植面積為18.7萬畝,總產量34.1萬噸,總產值15.41億元。
博羅縣省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將通過蔬菜“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實現聯農帶農。產業園涉及的泰美鎮、柏塘鎮、楊村鎮、公莊鎮、湖鎮鎮5個鎮,與惠州綠農公司、村集體經濟聯合社、鄉鎮供銷社共同領辦10個蔬菜“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每個合作社規模約300畝,投入蔬菜產業園專項資金137萬元,購置農業生產設施設備(農用機械、水肥一體化設施、冷庫等),折算村集體資產占股約15%加入專業生產合作社,每年約定給村集體經濟聯合社收益不低于15萬元。同時鼓勵中小農戶以土地使用價值入股合作社,占總股本約20%,每年約定收益不低于1200元/畝。
在蔬菜“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的經營上,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整合省級供銷社出資企業資源,充分發揮社有企業在農資農技、冷鏈物流、農產品流通等業務板塊的優勢,賦能生產合作社;依托鄉鎮供銷社,發揮基層供銷網絡組織優勢,屬地化管理供銷農場,實現創新合作模式的可復制性。發揮基層供銷社承上啟下的功能,帶動優質優價的農資下行,整合中小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分級分類上行;依托集體經濟聯合社,發揮村集體在組織農民及屬地協調能力的優勢,引導村民入社,通過組織農民生產,促進農民增收。
將帶動100名以上村民就業
當天,博羅縣省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聯席會議在泰美鎮政府召開。會上,牽頭實施主體基地運營公司作整體建設情況工作匯報,產業園各參與主體作蔬菜產業園建設情況工作匯報,并提出需協調解決的事項。合作社將充分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將激發多重效益。
在經濟效益上,合作社項目預計年產冬瓜1080噸、黃瓜480噸、茄子420噸、米120噸、菜心324噸,年總產值473萬元。在社會效益上,將可帶動村民就業100人以上,通過就業年人均增收3.6萬元;推廣應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探索創新性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可復制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同時,還能實現較好的生態效益:通過建設水肥一體化設施,減少化肥使用量20%以上;通過無人植保機飛防,減少農藥使用量15%以上;通過推廣應用灣區標準示范,帶動周邊1000畝實現灣區標準種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