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多少距離插一株秧苗?”“老師,秧苗要插多深啊?”......4月24,正值春耕插秧好時節,在博羅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位于石灣鎮黃西村的種植基地內,300多名身穿黃色校服的小學生以藍天為幕,以秧田為舞臺,手抓秧苗,腳陷泥土,在平整的農田里忙著學插秧,伴隨著陣陣嬉笑聲,不到1小時,一株株青綠的小秧苗就插滿了數畝稻田,不少孩子還意猶未盡,想尋找空田繼續插秧。
這是博羅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惠州伴永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下簡稱”伴永康”)聯合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聯合策劃的“知農事、學農耕”公益活動。據了解,自2018年以來,為更好的傳承農耕文化,伴永康每年都會舉辦兩次農事體驗公益活動,一次是春季插秧體驗,一次是秋季割稻體驗,通過讓孩子們下田親身體農事驗的形式,讓孩子們感知“盤中餐”,感受“皆辛苦”。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求。一米一飯關乎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作為稻米生產加工企業,我們在努力為社會提供放心好大米的同時,也想在營造愛糧惜糧的社會氛圍中積極貢獻力量。”伴永康總經理謝永佳介紹,近些年,公司把傳播農耕文化列為市場部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除了每年固定舉辦的兩次農事體驗活動外,公司還專門建設了農耕文化館,不定期開展大米相關知識科普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大米的由來,培養孩子們愛惜糧食的意識與習慣。
實踐是最好的課堂,插秧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受益匪淺。“雖然身上濺到了很多臟臟的泥水,但今天的插秧活動,我感覺特別開心、特別有趣,也收獲了很多,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更加明白老師常教導的‘要節約糧食’的意義,這將是我終生難以忘懷的一天。”在分享活動體驗時,多位小朋友感慨到。
據了解,博羅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于2021年批準建設,總規劃面積為677.21平方公里,以“一核一帶兩區四基地”為空間布局,覆蓋石灣、園洲、公莊、石壩共4個鎮。根據規劃,博羅縣將全力推進自然景觀、人文資源與絲苗米產業整合起來,推進絲苗米產業與休閑旅游、農耕文化、客家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開發農業生態觀光、休閑度假、農事體驗、種植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稻旅融合發展,形成農業功能拓展的增長點和農民增收新亮點,促進博羅特色優質絲苗米產業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