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羅縣楊僑鎮塔東辦事處的藍莓產業園里,278畝藍莓正迎來豐收盛景,不僅甜了消費者的舌尖,更富了村民的口袋。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藍精靈"如何變身"致富果",點亮鄉村振興新希望。
在連綿起伏的大棚里,一串串晶瑩飽滿的藍莓壓彎了枝頭,上百名工人正穿梭其間熟練采摘。與此同時,在產業園的標準化冷庫車間內,分揀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將新鮮采摘的藍莓按照果徑大小、色澤品質進行精準分級,快速分裝到定制包裝盒中。
據介紹,藍莓產業園目前正值產量高峰期,整個采摘期預計持續至5月初,年總產量可達160—180噸。經過嚴格分選包裝的優質藍莓,通過冷鏈物流每天發往江蘇、浙江、上海等城市,以及港澳地區的商超和市場。該藍莓產業園技術主管張展華介紹:“每半個小時,我們會采果回來進到冷庫,預冷之后工人打包分揀,再進行打脫就可以裝車出貨了。”
每年采摘旺季,藍莓產業園都會迎來用工高峰,需要大量工人參與藍莓的田間管理和采收工作,既有來自河南、貴州等地的外來務工人員,又吸納近百名本地村民就近就業。在豐產期間,熟練采果工人日均工資200元左右。對于本地村民而言,家門口就業不僅讓村民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的美好愿景,更通過產業帶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在采摘高峰期,園內采摘及分揀的工人大約230人,日常也有15—20個工人在園內進行管理。”張展華說。
近年來,楊僑鎮大力推動產業振興,科學謀劃合作機制,成功引進藍莓產業,提供修剪員、采摘工、分揀員、打包員等多元崗位,讓周邊村民實現“就業不出村,增收不離鄉”。接下來,楊僑鎮將強化要素保障,深化合作機制,推動藍莓產業提質增效,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同時,也將繼續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整合優質資源,推動特色產業集群,打造農文旅融合的新型產業帶,讓“百千萬工程”的東風吹進千家萬戶,結出更多富民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