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查工作規定》,以及縣委依法治縣辦《關于做好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年度報告工作和年度述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現將博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建設重大部署的情況。
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局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牢牢把握”“三個全面”等重要指示,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的部署要求,通過黨組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各黨支部學習會等方式,將集中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堅持理論學習常態化,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圍繞“守底線、嚴監管、優服務、強隊伍”工作理念,深入開展“黨建鑄魂市監為民”黨建品牌創建活動,開展“學思想、踐初心、促發展”政治生日活動6場,講授“不忘初心公開課”23次,培訓人數696人次,推行黨員“積分管理 評星定級”機制,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
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情況。
一是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按期開展學習,重點學習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二是積極組織領導干部撰寫、上報學法用法心得體會。三是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利用公眾號等渠道向社會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在“3?15”、知識產權宣傳周、質量月、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了線上線下多渠道的普法宣傳活動,提升群眾法治觀念。
三、2023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2023年,我局黨政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積極參加各類學習教育活動,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一是強化創新理論武裝。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勇于擔當作為,以求真務實作風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二是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全系統開展多次專項整治活動,主動帶頭學習,帶頭調查研究,帶頭檢視問題,精準整改促落實,切實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三是加強法治建設組織領導。依法全面履行職能,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度,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四是認真抓好班子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對照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落實整改;堅持發揚民主,把民主決策貫穿于黨組決策的全過程,堅持做到民主集中、集體領導,增強班子成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
四、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廣東省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惠州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的情況,以及落實我市2023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相關安排的情況。
(一)優服務,創新舉措激活力。
一是深入推進商事登記改革。實施了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辦”,實現申辦市場主體智慧審批,繼續實施“創業大禮包”免費送,共發放8000余份,為企業節約成本400余萬元。
二是統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動態調整博羅縣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2023年共開展了雙隨機抽查14次,共抽查企業6495戶,其中跨部門抽查2次。
三是全力做好2022年度企業年度報告工作。全縣應報企業37917戶,實報37196戶,年報率98.10%,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實現100%年報目標,居全市前列。
(二)挖潛能,凝心聚力助發展。
一是推進知識產權戰略。2023年我縣2家企業榮獲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目前共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4家;1家企業榮獲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目前共有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7家;2家企業榮獲2023年度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目前共有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0家。目前我縣共有有效發明專利1009件,同比增長29.0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7.3件;高價值發明專利268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為2.21件;2023年全縣專利授權總量3116件。
二是實施商標戰略。組織縣內重點商標企業參加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高價值商標品牌培育大賽,東江(石壩)胡須商標進入全省高價值商標100強。我縣現有有效商標注冊量22767件,其中集體商標3件,中國馳名商標5件,納入廣東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的3件,商標品牌培育服務工作站1個。
三是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大力推動博羅縣標準制修訂工作,指導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完成了惠州市地方標準《金線蓮栽培技術規范》《牛大力栽培技術規程》兩個項目;推動企業產品標準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共有116家,自我聲明公開共406項。推動達成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羅浮山荔枝”出口迪拜合作,讓羅浮山荔枝走向國際市場。完成“羅浮山豆腐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技術審查。
(三)守底線,“四個最嚴”保安全。
一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統籌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機制,我縣各級包保干部對全縣17000余家企業完成了四輪全覆蓋督導,包保督導完成率100%,督導問題發現率1.6%,發現問題整改率98.1%。開展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攻堅年行動、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及短斤缺兩專項整治統一大行動等專項行動,食品安全領域共辦結案件546宗,罰沒168.12萬元。持續推進食品消費放心行動,全縣62家農貿市場實現快檢100%全覆蓋,已完成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94631批次,食品抽檢6245批次,完成率均超100%。
二是加強工業產品質量監管。開展電動自行車、燃氣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等專項行動,有效促進產品質量提升。強化抽樣檢測,共抽檢170批次,不合格15批次,合格率90.6%,對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均發出整改通知書,已復查16批次,均跟蹤整改后處理到位。
三是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推進博羅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平臺功能的升級和電梯維保信息化,實現系統化、信息化管理。嚴格按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現場監督檢查項目》要求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已完成全部175家單位的監督檢查。 開展市場監管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重點開展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隱患排查,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32家單位立案查處。開展燃氣整治、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專項治理行動。
2023年全縣未發生重大食品、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四)惠民生,放心提質更舒心。
一是推動農貿市場綜合治理提質升級。按照“升級改造一批、整治提升一批、關停新建一批”的思路,計劃用三年時間(2022年至2024年)完成全縣64個農貿市場的綜合治理提質升級任務,2023年農貿市場綜合治理工作任務數31家,已全部完成升級改造任務。
二是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持續深入開展“開展放心消費粵行動”,今年已發展并申報80家“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和10家“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我縣共有“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和“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410家。全年共受理投訴舉報13180宗,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92.01萬元。推進在線消費糾紛解決,目前我縣共有“ODR”企業19家,ODR渠道處理消費投訴48件。
三是開展短斤缺兩專項整治行動。以集貿市場、商超、個體零售店和快遞門店等為重點對象,檢查經營者在用電子秤是否存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共檢查市場63家次,經營戶220戶次,檢定市場各類衡器共計5430臺,沒收違法作弊電子秤18臺,責令整改18家。對集貿市場與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在用計量器具進行強制檢定,已檢定各類醫療計量器具共計1256臺。
(五)嚴執法,凈化環境促公平。
一是強化行政執法監管。重點開展不合格食品、制止餐飲浪費、反電信詐騙、“雙打”、旅游景區短斤缺兩等專項行動,2023年全縣市場監管系統共辦結案件1109宗,罰沒702.01萬元。
二是推廣應用行政執法“兩平臺”。2023年共錄入行政執法信息共計4771則(行政處罰1118則,行政檢查3652則,行政強制1則),非現場執法1201則(云巡查1021則,云備案182則)。
三是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涉企“綜合查一次”執法機制。依職能整合檢查事項,加強協同配合。牽頭負責對食品生產企業和農貿市場的聯合檢查,建立健全常態化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有效減少多頭執法、重復檢查的擾企行為。
四是積極應對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機制,出庭率達到100%;2023年我局共被申請行政復議202宗,其中,14宗不予受理,59宗維持我局行政行為,56宗終止審理,62宗駁回,另外11宗尚未收到復議決定;11宗行政訴訟,1宗原告申請撤訴,1宗維持,9宗未出判決結果。
(六)重宣傳,營造社會共治格局。
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圍繞社會和群眾關心關注的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安全、消費維權等重點領域,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制止餐飲浪費宣傳等活動,多載體全方位宣傳,提升普法工作質效,增強群眾法律意識。
五、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機構改革后,我局職能擴大,政務服務事項增多。基層單位業務人員配備不足,且需要熟練掌握更多的法律法規,一定時期內存在業務能力不適應、心理壓力大的情況,而在培養一批精通全業務領域的執法人員,需要一定時間,目前仍需要一定時間組織多方面的培訓,以滿足全領域執法要求。
(二)職權下放是對基層綜合執法能力的一次考驗,因機構改革、人員變動及多部門執法力量整合等多重因素影響,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尚處于過渡和摸索階段,不可避免存在職能擴大、人員不足、執法監督任務繁雜、專業性較低、執法隊伍綜合素質不高以及辦公設備不完善、后勤保障不充分等問題,導致工作落實不細致。
(三)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中音像記錄方面落實不夠,執法記錄儀、攝像機、照相機等執法設施設備配備仍然不足,執法辦案單位所需的同步錄音錄像的執法詢問室尚未完全覆蓋。
(五)行政處罰案件證據提取、文書制作不夠規范。一是違法事實記錄不清,如違法行為實施地點概括記錄、違法事實時間段模糊表述等;二是證據提取不全,各項證據無法形成閉環,或是提取的證據與案件關聯性差;三是未依法取證,如部分法律文書未記載執法人員姓名證件號、提取證據無當事人簽名確認等;四是文書不規范、不準確,如填寫內容不全、漏字、錯別字、引用法律法規未具體條款項等。
六、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4年,博羅縣市場監管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堅持“謀在前、干在實、落在細”,堅持“講政治、強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工作總思路,緊扣“一個大市場(全國統一大市場)、兩個強縣(質量強縣、知識產權強縣)、三個監管(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四個安全(食品、藥品、工業產品、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著力點,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提升市場監管效能,為奮力譜寫博羅縣域振興新篇章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七、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
2023年,我局以保障公眾用藥用械用妝安全、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不斷加強藥械化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藥械化市場秩序,遏制行業亂象,持續筑牢兩品一械安全底線。一是優化服務,推進健康產業創新發展,根據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證照分離”改革要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效能。二是排查風險,保障藥品質量安全,全年完成化妝品監督抽檢19批次、醫療器械監督抽檢20批次,藥品監督抽檢65批次,并組織第三方開展化妝品快篩101批次,監督抽檢30批次,發現不合格2批次,均依法立案查處。三是強化監管,化解藥品安全風險隱患,針對重點品種、重點企業、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開展藥品研制生產、藥品經營使用、醫療器械、化妝品四大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全面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執法力度,深入推進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四是形成合力,落實不良反應監測,加強與衛生健康部門協調,聯合制定年度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監測工作方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藥械化安全性監測工作。五是加大宣傳,構建社會共治格局,組織開展醫療器械“安全用械,共享健康”、化妝品“安全用妝,共治共享”、“安全用藥,健康為民”全國安全用藥月科普等一系列宣傳活動,活動現場通過發放資料、現場答疑、展板展示,向群眾宣傳藥品安全日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