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有個法律問題咨詢下,請問......”2月18日,博羅群眾王先生網購遇到了貨不對板的情況,他通過12348公共法律熱線進行了咨詢,并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博羅縣司法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司法服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讓有法律服務需求的群眾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靈活方式,盡量不出家門就能解決煩心事,實現司法服務疫情防控期間“不打烊”。
線上法律服務,讓煩心事在家就得解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遇到法律問題,想咨詢,又怕出門?怎樣能不出門,就能滿足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
博羅縣司法局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便迅速發布疫情防控期間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指引,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務網、熱線,有效地滿足特殊時期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
博羅縣司法局印發的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宣傳冊
市民李先生便是其中一個受益者。李先生去年9月在博羅縣某企業工作中不慎被機器鋸傷食指,被鑒定為工傷。2020年2月13日他通過撥打12348熱線進行有關法律咨詢。博羅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熱情、耐心地作了解答,建議李先生可以先自行與公司進行協商工傷賠償事宜,如協商不一致,待疫情緩解后可直接到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并提供了申請法律援助指引。
不僅如此,該局還組織村(社區)184名法律顧問、一線調解人員利用各自建立的村(社區)工作微信群,做好排查、收集、處理群眾糾紛和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將防控疫情普法知識層層轉發到每一位市民手中,使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就能夠了解疫情防控相關政策法規。
據統計,1月以來,縣司法局接受12348熱線平臺派單2宗,提供電話法律咨詢200多人次。
個性化、人性化服務滿足群眾線下需求
對于確實有需要進行現場辦公的群眾,該局推行網上預約、電話預約、上門服務等方式,結合群眾法律服務事項“輕重緩急”,科學制訂“一對一”人性化服務方案,有效減少人流聚集。
同時,該局還積極做好辦公場所、窗口部門全面通風、消毒,備足疫情防控物資,并針對急需到現場辦理業務的當事人,引導其錯峰辦理、洗手消毒、佩戴口罩、體溫檢測等工作,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排查,營造安全的服務環境。
博羅縣司法局公證窗口為群眾提供公證法律服務
在開展法律服務的同時,法律顧問和一線調解員,還對因疫情防控重視程度不高的群眾進行專門教育,以提高當事人的防控意識,充分發揮了“排查員”“勸導員”“宣傳員”“服務員”責任擔當,切實做到“疫情切斷,服務不斷”。同時,還組織普法志愿服務隊深入農村、社區發放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宣傳冊6萬多份,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了疫情防控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法治氛圍。
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該局編印了《遵法守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宣傳冊,在當地電視臺進行24小時輪播科學防控、依法防控知識和法律法規。縣司法局公證部門針對不法商家疫情防控期間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引導群眾運用電子證據保全公證業務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統計,1月以來,全縣通過預約辦理、上門服務等方式,實體平臺提供20多次服務,承辦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1宗,辦理公證服務156宗。全縣村(社區)法律顧問為基層群眾和組織開展法治宣傳16次,法律咨詢746次,有效提升基層依法防控水平和滿足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全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糾紛51宗,成功調處51宗。
250多名社區矯正對象零脫管、零疫情
春節期間是社區矯正對象管教的關鍵時期,更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如何加強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
為此,該局早謀劃、早部署。春節前,縣司法局便制定并印發《博羅縣社區矯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社區矯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動員并要求社區矯正中心和各司法所以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服從大局的工作思路,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傳播”和“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工作要求,盡職盡責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博羅縣社區矯正中心工作人員運用信息化對社矯對象進行監管。
同時,迅速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對新入矯人員要量體溫,了解從哪里來、去過哪里、摸清楚情況再入矯。對全縣在管的250多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全面排查摸底,落實每天一查、每天一報,嚴格落實請銷假制度,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充分運用手機定位等手段,加強管控力度,及時通過電話、短信、微信教育提醒,發出書面警告等管控措施,切實做到嚴防死守,不漏一人,確保了零脫管、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