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在北京召開第八次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精神,總結“六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績,表彰全國“六五”普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對“七五”普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司法部部長吳愛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世明出席會議并講話。
在受表彰的全國“六五”普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中,我省4個市被評為先進城市,18個縣(市、區)被評為先進縣(市、區),21個單位被評為先進單位,9個普法辦公室被評為先進普法依法治理辦公室,3人被評為模范個人,46人被評為先進個人,8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廣東省司法廳廳長楊江華參加會議,并作《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大力提升法治廣東建設水平》的發言。
“六五”普法期間,我省以“法律六進”活動為載體,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縱深發展。五年來,全省組織“法律六進”主題活動56萬場次,制作發放法律讀本、音像光盤、掛圖等5000多萬冊(張)。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實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基層普法全覆蓋見成效
總結推廣了我省惠州市村居“法制副主任”基層普法模式,2014年5月“省兩辦”印發了《關于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的意見》,2015年該項工作被列入省“十件民生實事”,同年5月,全省2.5萬多個村(社區)全部實現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各級財政年均支付法律顧問補貼3億多元。
2、以特色品牌為引領,個性化分類普法提實效
推行“訂單式”、“靶向式”、“體驗式”工作方法,普學互動,既“廣撒網”又“精聚焦”:
● 實現全省公務員網上統一學法考試,累計組織專題培訓500多萬人次;
● 把法治知識列入德育課程,探索“法庭開放日?模擬法庭”、“小手拉大手?父母同學法”等模式;
● 延伸法律進企業渠道,開展“法律進市場”、“法律進工地”等活動,全省外來務工人員崗前普法培訓率達到85%。
● 培育推出一系列嶺南特色的普法品牌,如深圳“市民法律大講堂”、東莞市中小學“校園法苑”、佛山市“一戶一本法律指南”、江門市“網絡法律超市”、湛江市“一中心(制作中心)三平臺(電視、廣播、宣傳車)”以案說法等都在全省推廣。
3、強化平臺陣地建設,創新普法新舉措
開通廣東省公共法律服務網上服務大廳,實現法律服務“全省一站式”提供,建成全省集中統一運行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提供7×24小時全年無休的免費律師服務。
開展法治動漫、微電影、H5等作品創作活動,制作全國首個青少年社區矯正普法微電影《愛?回家》等一系列優秀作品;大力開展“兩微一端”(微信、微博和客戶端)普法宣傳工作,全省共開通公眾服務號660多個,東莞市長安鎮“長安普法”微信連續兩年位列全國司法行政微信排行榜前十名。
全省開設普法廣播、電視專題欄目223個,建成法治文化公園210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343個,法治文化長廊420個,其中廣州、深圳市開設了專門的普法電視頻道。
4、以培育法治信仰為核心,法治文化建設積極有序推進
積極推動法治文化與地方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加強示范培樹,廣泛開展“一縣(區)、一鎮(街)、一單位一品牌”等創建活動,開展“法治電影進基層”、“法治歌曲廣場舞比賽”等法治文化活動,創建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180個,培育法治文化建設品牌100多個,使“紙上”的法成為人們“心中”的法。
5、整合各類資源,推動“法律六進”可持續發展
全省共吸收普法志愿者6萬多名,成立群眾法治文藝團體118個、普法講師團458個。
探索設立公益普法項目資助經費,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普法,如深圳市通過實施“公民法律素質提升資助計劃”,先后資助社會組織申辦的公益普法項目18個,涉及DV普法情景劇、普法書畫展等;東莞市積極利用政府購買服務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目前已有普法社工1185名。
6、普治并舉,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 圍繞“三打兩建”、平安廣東等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全省性專題普法;
● 圍繞民生熱點和社會治理難點,宣講解讀有關法律法規100多部,其中舉辦《廣東省信訪條例》宣講近1000場;
● 以專業法律服務為引領,成立“廣東省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廣東省小微企業律師服務團”等;
● 以法治創建為抓手,深入開展法治城市、法治鄉鎮(街)、法治村(社區)、法治學校、誠信守法企業等多層次、多元化創建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五年來,全省創建依法治校示范學校380所、誠信守法示范企業170家,有5個市、38個縣(市、區)被評為全國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先進單位,53個村被授予“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
“六五”普法期間,我省在“法律六進”創新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豐富方式方法、整合普法資源、打造專業隊伍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深化“法律六進”作為“七五”普法的重要任務,著力打造“普法教育工作網”,不斷提升法治廣東建設水平。
來源: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