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高度重視法治文化建設,通過打造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平臺、陣地,把法治教育與德育有機融合,推行法治與德治并進,法治文化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在全縣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
一、建設法治文化園,寓教于樂弘揚法治精神
在縣社會服務中心、縣城文化廣場、東山森林公園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建成法治文化園,用各種新穎獨特的造型承載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和道德規范,以各種圖文并茂、聲影俱全的法治宣傳活動,打造集法治教育、德育和市民休閑娛樂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鄉鎮文化廣場、學校、社區、農村、企業也相繼建成法治文化宣傳陣地,讓法治文化滲透到各種場所、各類人群。2014年,博羅縣城文化廣場法治文化園、博羅中學、泰美鎮興水圍村、觀音閣鎮楊村村被評為“惠州市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博羅縣城文化廣場法治文化園被評為“廣東省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
二、開辦電視節目法治期刊,視聽結合傳播法治文化
在博羅縣電視臺開播《博羅法治》電視節目,每年制作播放8至10期專題法治節目,展示各執法、司法部門法治建設成果,介紹博羅縣涌現的優秀法治人物,解釋重要法律知識。開辦《法治博羅》法治期刊免費發放到機關、鄉鎮、學校、農村、社區,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現法治創建工作措施和成果、傳統文化宣傳措施和成效,為人民群眾解讀新法新規。博羅縣還利用小區樓宇電視進行法治宣傳,法治宣傳標語、普法動漫、法治歌曲微電影等內容讓人們在等電梯的時間里接受普法教育。
三、設立法治講堂,循循善誘培育法治思維
博羅縣司法局結合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工作和“法律六進”工作在村(居)、學校、企業設立法治講堂,定期邀請“法制副主任”、律師上法治課。分析典型案例、總結經驗教訓,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慢慢引導大家用法治思維思考問題,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如2014年8月26日泰美鎮興水圍村法治講堂舉辦開幕式,村民聽課后意猶未盡,覺得法治課時間太短了。泰美鎮興水圍村還吸納村干部和老黨員組建了法治宣傳志愿服務隊,組織青少年成立鐵牛班,這兩支隊伍充分利用了法治講堂這個新建平臺,在村中頻繁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和道德宣傳活動,為改變村風民風起到了重要作用。博羅縣紀委開設了“廉潔博羅大講堂”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農村開展反腐倡廉教育輔導課60多場次。
四、創作歌曲微電影,文藝作品傳遞法治正能量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為了提高法治宣傳和道德教化的效果,博羅縣創作了《百姓在心頭》、《幸福博羅平安相伴》、《家》、《我家好有福》、《好人就在身邊》等十多首弘揚法治精神、弘揚孝文化的歌曲。這些原創歌曲被錄制成音樂電視MV在電視臺、網絡、LED立柱上進行廣泛宣傳。反映村(居)“法制副主任”工作的微電影《有你同行》、反腐微電影《跟,還是不跟》、《水晶吊墜》等原創微電影作品樹立了“法制副主任”、法官等法律工作者正面形象,傳遞了法治正能量。博羅縣紀委聯合民間粵曲團體編寫了《廉潔三句半》、《廉潔和諧唱》等粵曲節目,并到各鄉鎮巡回演出,把反腐倡廉教育與本土文化資源結合起來,豐富和提升教育的內涵,增強教育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