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縣上下深入貫徹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全縣經濟平穩運行,現代產業、創新驅動培育取得積極成效,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向好。但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需要積極應對和妥善解決。
一、基本情況
1.經市統計局核定,地區生產總值613.62億元,增長11.9%,增幅比上年回落2.2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6.7億元,增長18.5%,增幅比上年下降4.7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8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342.66億元,增長20.1%,增幅比上年下降3.7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7個百分點。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86億元,增長10.7%,增幅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
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0.63億元,增長13.6%,增幅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
6.國稅收入37.92億元,增長31.2%,增幅比上年提高18.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4個百分點。
7.地稅收入23.81億元,增長27.5%,增幅比上年提高25.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
8.商品房銷售面積268.03萬平方米,增長111.5%,增幅比上年提高119.2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5.2個百分點。
9.12月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505.09億元,增長19%,增幅比上年提高14.4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8個百分點;貸款余額299.82億元,增長32%,增幅比上年提高20.6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
1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0.81億美元,下降32.3%,降幅比上年收窄31.7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5.7個百分點。
11.外貿出口總額154.49億元,增長0.3%,增幅比上年回落6.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
12.全縣用電量57.5億千瓦時,增長8%,增幅比上年提高5.6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41.64億千瓦時,增長7.1%,增幅比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
二、主要特點
(一)從增長速度看,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較快
2016年,全縣GDP613.62億元,增長11.9%,總量居全市第二位,增幅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9%、16.7%和6.9%,一、二、三產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1%、76.1%和21.8%。人均GDP57364元,增長11.4%。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一季度的17.4%升至全年的18.5%,高于全市9.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基本穩定在18%-21%之間,全年增長20.1%,增速高于全市10.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基本穩定在9.5%-11%之間,全年增長10.7%;出口從一季度下降3.3%回升至增長0.3%,領先全市9個百分點。
-
三大產業運行平穩。
農業生產有所回落。2016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2.12億元,增長3.1%。全年糧食總產量16.09萬噸,下降0.7%。其中,谷物、豆類、薯類產量分別下降1.4%、增長2.2%和增長15.4%。肉類總產量下降2.5%,其中豬肉產量下降3.6%。水產品產量增長4.2%。工業增長較快。工業增加值增速快于GDP5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53.5%。服務業加快增長。全年增長6.9%,增幅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交通、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7%、5%、3.4%、15.2%、13%和6.2%。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6.6%,增速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
三大需求穩定增長。
2016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42.66億元,增長20.1%。工業投資174.79億元,增長34.4%;房地產開發投資61.71億元,由年初的下降36.2%轉為增長19.9%。消費穩定增長。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86億元,增長10.7%,除10月外,其余月份累計增速均在10%以上。出口份額提升。2016年,進出口總額211.85億元,增長1.2%,其中,出口154.49億元,增長0.3%;進口57.36億元,增長3.1%。出口占全市份額為7.8%,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二)從增長動力看,新動能持續累積、加快成長
在新舊發展動能持續轉換的關鍵時期,縣委縣政府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補齊科技創新短板,現代產業、新技術、和新服務加快成長,有力推動了經濟增長。
1.現代產業較快增長。
規上工業中,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為22.7%、24.9%和5.2%,分別比上年提高1.9、1.7和0.6個百分點。規上服務業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持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營業收入增長43.7%,對規上服務業的增長貢獻率達48.5%;教育業營業收入增長18.7%。電子商務和郵政快遞業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底,全縣農村淘寶服務站發展至50個,覆蓋所有鄉鎮(管委會);2016年“村淘”總交易額突破2000萬元,達2017萬元。2016年,全縣郵政業務收入9.71億元,增長16.6%,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
2.創新創業氛圍愈濃。
一是加快科技孵化器的培育發展,促進金融、人才、技術等高端要素進一步集聚。2016年8月,博羅縣科技企業孵化器于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單位。全年科技孵化器投資1280萬元,新項目30個,新入駐企業13家,累計在孵企業98家、畢業企業19家,集聚各類大專以上學歷創業人才151余人。其中,楊森工業機器人公司依托該平臺,公司人數和營業收入分別增長了1.5倍和3.5倍。
二是大力支持企業加強研發,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2016年,財政科技支出增長4.1%。有85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技術改造,技術改造投資額達36.14億元,增長53.5%。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73件,增長70.9%。2016年,全縣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2家,其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家。
三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市場新生力量不斷增加。2016年,新設內資企業2585戶,比上年增加605戶,增長30.6%;新設私營企業2790戶,比上年增加711戶,增長34.2%;新設個體工商戶8890戶,比上年增加460戶,增長5.5%。內資注冊資本增長49.3%。
(三)從結構變化看,產業、需求和市場主體不斷優化升級
1.從產業結構看,傳統行業和高耗能行業增速低于新興行業。
規上工業中,先進裝備制造、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在24%以上,而紡織、化纖等傳統行業增加值增速均在14%以下。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2.4%,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
2.從投資結構看,有效投資快速增長。
一是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投資,重大基礎設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投資等重點領域投資增長較快,其中,電力燃氣水供應業投資增長將近1倍,水利管理業增長23.8%,城市建設增長22.6%,增速均快于全部投資。二是著力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以“機器換人”為重點的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53.5%)快于工業投資(34.4%),裝備制造業投資(55.9%)快于工業投資。三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4.5%,占投資的16.6%,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3.從市場主體結構看,民營經濟的優勢和活力繼續提升。
2016年,民營稅收收入完成40.34億元,增長22.2%;新設立的私營企業和個體戶注冊資本金增長89.8%,比上年提高61.6個百分點。民營工業較快發展,實現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140.33億元,增長23%,占規上工業比重39.3%,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結構改善,民間投資增長29.3%,快于全部投資9.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53.2%,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
(四)從增長質量看,企業增效,百姓增收,生態良好
1.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重點民生保障有力。
2016年,全縣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0.63億元,增長13.6%。在稅收收入中,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16.3%和9.8%;全面實施“營改增”后,國內增值稅增長43%。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有效提升,民生實事積極推進。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6.98億元,增長4.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業、衛生計生、節能環保、城鄉社區等八項民生支出57.43億元,增長9%,合計占財政預算支出的74.6%,比重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2.企業營業狀況趨好。
2016年,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增長13.1%,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61.9%,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減少0.5天,下降13.3%。企業平均用工人數增長2.6%,勞動生產率達25.33萬元/人,增長15%。30個大類行業中,有18個行業整體盈利,14個行業利潤增長20%以上。
3.百姓獲得感提升。
深入實施低收入群體收入增加計劃。城鎮、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從550元/月提高至610元/月。就業社會保障形勢良好。2016年,全縣新增就業崗位1.96萬個,增長1.9%;新增就業人員1.26萬人,增長5.4%。12月末全縣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3.7萬人,增長6.3%。
4.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進一步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環境質量持續改善。8月,博羅獲得“世界長壽之鄉”稱號。2016年,全縣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6.69%;全縣森林覆蓋率55.55%,比上年提高2.37個百分點。
(五)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三去一降一補”有新進展
1.去產能進展順利。2016年,規上工業產品中,鐵礦石原礦、人造板、機制紙及紙板、水泥熟料、鋼材產量分別下降31.1%、11%、89.6%、5.1%和15.3%。1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產成品存貨增長5.6%,比上年回落17.5個百分點,低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13.5個百分點。
2.去庫存成效顯著。2016年,相對寬松的貨幣和信貸政策使住房需求得到集中釋放,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2016年,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268.03萬平方米,增長1.11倍;商品房銷售額133.76億元,增長1.55倍,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比上年分別提高119.2和162.2個百分點,高于全市75.2個和78.2個百分點。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23.4%,降幅比上年擴大19.4個百分點。
3.去杠桿成績突出。企業資產負債率穩步下降。12月末,規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1%,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企業財務費用下降16.6%,其中利息支出下降11.4%。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減少1.1天,下降6.7%。
4.降成本有新起色。2016年,規上工業企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支出合計增長8.7%,增幅低于營業收入10.3個百分點,其中財務費用下降16.6%,降幅比上年擴大14.4個百分點。
5.補短板力度加強。圍繞科技創新、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精準扶貧等領域制定實施行動方案。與此同時,扎實推進行政服務改革,進一步增強了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激發了市場活力。
三、需關注的問題
總的來看,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持續推進轉型升級的綜合作用下,全縣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實現了“十三五”良好起步。但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還在釋放,企業經營困難還比較多,經濟增長壓力也不小。
(一)企業成本負擔仍然較大
從成本支出看,2016年,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成本增長19.8%,高于營業收入增幅(19%);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92.62元,同比增加0.57元,增長0.6%。從用工看,人才供需脫節造成結構性招工難,提高了招工和培養成本。
(二)大項目投資情況不理想
2016年,全縣億元以上非房地產項目投資下降8.3%。其中,新開工項目13個,下降7.1%;新開工項目投資額下降21.3%。新開工項目和大項目投資額回落,投資增長僅靠大量的小項目支撐,投資繼續保持增長的壓力凸顯。
(三)利用外資形勢不容樂觀
2016年,對外經濟面臨較為不利的外部環境,全縣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利用外資金額一直處于負增長水平。2016年,全縣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金額、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分別下降26%、44.9%和32.3%,利用外資項目降幅比上年擴大45個百分點。
四、工作建議
2017年,我們要繼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精準施策,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保障2017年全縣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多措并舉幫助企業減輕成本負擔
從稅費、融資、制度性交易、人工、用能用地、物流等方面制定方案,為企業減負、幫扶企業。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及規范稅收制度,完善公平市場競爭環境,增加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公開渠道和透明度。同時,鼓勵引導企業內部挖潛,引導企業管理創新和精益生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降低成本;加強先進技術推廣,鼓勵企業加強目標成本管理。
(二)多渠道籌措項目資金,確保大項目順利推進
一是做好各類專項建設基金投資計劃申報工作,爭取中央資金和專項建設基金的支持。二是加強銀企合作,爭取更多信貸支持。三是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鼓勵和擴大民間資本進入城市化、公用事業等領域建設。
(三)堅持自主創新,培育對外經濟新優勢
一是要更加積極地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環境,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對外資投向的引導。在制造業繼續吸引外資投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等制造環節的同時,今后更多地吸引外資向農業和服務業投資。二是堅持自主創新,更加注重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不斷提高對外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三是要探索新方法,協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激發企業出口積極性,擴大出口規模。
撰稿:袁春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