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博羅縣工業一季度生產簡析
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回暖,國內各個行業也逐漸穩步上行,博羅工業在各級政府的大力幫扶和企業自身堅強努力下,依然保持穩中求進、快速攀升的良好發展態勢。一季度,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6.23億元,同比增長21.4%;實現工業銷售產值83.54億元,同比增長25.4%;出口交貨值達46.5億元,同比增長26.2%。整體工業的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擴展,工業產銷率達96.9%,產銷銜接良好,顯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工業生產運行主要特點
(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幅加快。一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9.73億元,同比增長21.1%。一季度以來,工業企業生產運行逐步攀升增長,而且相對平穩,1月增速為20.0%;1-2月為21.0%;1-3月為21.1%;增速一直保持在20%-22%之間,波動不大且呈上升趨勢。
(二)“三資”企業帶動工業加速發展。一季度,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4.68億元,同比增長21.5%,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12.1個百分點。“三資”企業增加值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69.8%,拉動工業增長19.3個百分點,其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74.4%。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如股份制企業一季度實現工業增加值為4.55億元,同比增長22.4%,“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兩者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97.5%,這兩種經濟類型企業主宰了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發展的主要命脈。
(三)民營工業進一步夯實基礎。一季度,博羅縣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82億元,同比增長18.5%,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4.4%,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其中,私營企業一季度實現工業增加值1.63億元,同比增長20.8%,占民營工業三成多。民營工業所占工業總量比重逐年在提高,盤子不斷擴大、基礎不斷夯實。
(四)小型企業生產“升溫”,拉動作用明顯。一季度全縣319家小型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52億元,同比增長27.9%,增速比全縣平均水平高出6.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上升7.3個百分點。小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3.3%,坐擁工業的半壁江山。其比重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3.0%,拉動工業增長17.4個百分點。小型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著全縣工業向前邁進,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五)主要支柱行業高速運行推動工業發展。一季度,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紡織業等四大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分別為4.47億元、1.18億元、0.96億元和0.8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5.3%、43.3%、36.0%和 24.5%;比全縣平均水平高出4.2、22.2、14.9和3.4個百分點。
(六)鄉鎮規模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全縣17個鄉鎮全面正增長,其中石壩鎮的工業生產成倍擴展,增幅達340倍。增速較高的鄉鎮還有橫河、龍華、龍溪、泰美、觀音閣、麻陂、楊僑等,增長速度分別為98.3%、52.4%、51.0%、44.6%、38.6%、35.4%、22.4%。完成年度計劃目標較好的鄉鎮有石壩、觀音閣、橫河和園洲等,分別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50.0%、23.0%、20.3%和20.2%。鄉鎮工業是全縣工業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鄉鎮工業的高速增長有力地推動了全縣工業生產,為今年全縣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工業企業利潤平穩增長,綜合效益指數上揚。1-2月,博羅縣規模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46.30億元,同比增長26.2%;實現利潤總額0.58億元,同比增長16.8%;完成稅收總額0.93億元,同比增長13.7%,增幅比去年同期有明顯提高。工業整體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鞏固,全縣規模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14.7%,同比提高11.7個百分點。
二、工業企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集體工業企業生產下降。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生產均在下降。一季度,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0.05億元和0.11億元,同比下降7.4%和0.1%,分別低于全縣平均增長速度28.5個和21個百分點,國有和集體企業無論是企業單位數和生產總量方面的降幅均在逐年加大,從而增加了全縣工業生產增長的壓力。
(二)虧損企業有所上升,影響效益的提高。1-2月,博羅縣規模以上工業的虧損企業個數有所上升,虧損面高達46.3%,個數偏多,涉及行業較多;虧損企業的虧損額為0.76億元,同比增長13.8%。從虧損的行業來看,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和塑料制品業這兩大行業較嚴重,虧損面分別達46.4%和48.6%。虧損企業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利潤的增長,也影響了全縣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效益的提高。
(三)出口交貨值比重略有減少。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全年完成46.5億元,同比增長26.2%,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達55.7%,比去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雖然實現了較大的增幅,但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的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至今還沒有完全走出困局。
三、經濟運行中的幾點建議
(一)實施“以人為本”戰略,提升企業發展空間。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人才意識,以引進是前提,留住是基礎,發揮才是目的為根本點。大力實施“以人為本”戰略,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引進和使用的環境和氛圍,鼓勵企業吸引國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博羅來工作。 在現有科技政策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發揮作用等機制,努力為人才創造一個施展才華的寬松環境,為博羅縣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發展循環經濟。博羅縣工業要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必須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長遠性。要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方針,建立政府牽頭、部門分工、職責明確、制度規范的工作體系。切實加強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以節能減排為重點,推進節約型、環保型企業建設,努力促進工業經濟向資源節約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和生產清潔型轉變;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實現基礎、環保設施的聯建共享,主要污染物的集中處理和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大力推進產業循環式組合和企業循環式生產,加強企業間、產業間的循環鏈建設,提高廢水、廢渣、廢氣的綜合利用水平,改善生存環境,提高企業效益。
(三)做好重點企業的跟蹤服務,保障工業持續發展。政府各部門要關注和重視重點企業的跟蹤服務工作,特別是對那些在建的工業企業工程,要適時給予有效的扶持和幫助,保障重點項目盡快竣工投產,為工業持續增長提供強有力支撐;對于已經生產的重點企業,要及時了解它們的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動態,在土地、能源、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促進這些企業進一步增資擴產,予以保障骨干企業最大限度發揮生產潛能,重點企業增資擴產是確保全縣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有效途徑。
撰稿:徐滿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