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個體私營經濟逐步成長并不斷壯大,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個體私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之成為促進我縣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現以第二次經濟普查數據為基礎,分析我縣個體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加快個體經濟發展提出膚淺建議。
一、全縣個體經濟發展的現狀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全縣個體經濟發展成績斐然,個體經營戶遍及城鄉各地,涉足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
經濟普查數據顯示,2008年全縣個體經營戶43837戶,涵蓋國民經濟25個行業,數量已占全縣單位(含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總數的88.91%;全縣個體經營戶的從業人員達到194648人,占全縣整個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43.49%(具體情況見下表)。
個體經濟發展基本情況一覽表
| "二普" | "一普" | ||
個體經營戶數 | 期末從業人員數 | 個體經營戶數 | 期末從業人員數 | |
總計 | 43837 | 194648 | 30333 | 91714 |
采礦業 | 27 | 631 | 45 | 708 |
制造業 | 4513 | 73616 | 3239 | 40456 |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2 | 23 | 2 | 25 |
建筑業 | 751 | 7064 | 134 | 1143 |
道路運輸業 | 963 | 2053 | 483 | 864 |
城市公共交通業 | 2296 | 2606 | 1744 | 1748 |
水上運輸業 | 77 | 462 | 71 | 405 |
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 | 111 | 189 | 33 | 104 |
倉儲業 | 2 | 4 | 1 | 2 |
郵政業 | 32 | 189 | 5 | 12 |
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 | 193 | 411 |
|
|
計算機服務業 | 107 | 470 | 71 | 186 |
批發業 | 1047 | 4210 | 354 | 1002 |
零售業 | 24533 | 66144 | 16888 | 25594 |
住宿業 | 565 | 3059 | 98 | 746 |
餐飲業 | 3364 | 14085 | 2489 | 8274 |
房地產業 | 21 | 47 | 2 | 7 |
租賃業 | 14 | 28 | 19 | 28 |
商務服務業 | 90 | 295 | 32 | 99 |
居民服務業 | 2077 | 8953 | 1784 | 5222 |
其他服務業 | 2139 | 7083 | 1876 | 3167 |
教育 | 116 | 802 | 92 | 333 |
衛生 | 529 | 1376 | 574 | 890 |
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 | 14 | 31 | 113 | 163 |
娛樂業 | 254 | 817 | 184 | 536 |
2008年博羅縣有個體經營戶43837戶,比2004年增加13504戶,增長44.52 %,從業人員194648人,比2004年增長112.23 %。無論是在個體經營戶的數量上,還是在從業人員上,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增長。
(一)從個體經營戶戶數情況看,主要分布在傳統經營行業:按照個體經營戶所從事的25個行業分,到2008年底經營戶數最多的行業是零售業、制造業、餐飲業、城市公共交通業(摩托車搭客和人力三輪車)、其他服務業、居民服務業,個體經營戶數分別為24533戶、4513戶、3364戶、2296戶、2139戶和2077戶,以上六大行業共占全部個體經營戶的比重88.79%。
(二)從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的分布情況看,集中在制造業、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從業人員最多的行業是制造業,有73616人,占37.82%;其次是零售業,有66144人,占33.98%;第三是餐飲業,有14085人,占7.24%。這三個行業分別比2004年增長81.97%、158.44%、70.23%;三大行業從業人數占個體從業人員的79.04%。
(三)從個體經營戶在全縣的區域分布情況看,主要分布在西部八鎮:西部八鎮在經濟基礎和地理環境有著明顯的優勢,2008年西部八鎮的GDP占全縣總量的76.7%,因此個體戶也相應地地集中在西部地區。2008年,西部八鎮有個體經營戶33667戶,占全縣總戶數76.80%。其中羅陽鎮有9883戶、園洲有5882戶、石灣有5690戶,分別占全縣個體總戶數的22.54%、15.70%、12.98%;西部八鎮個體經營從業人員數量有153906人,占全縣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79.07%。其中園洲有41615人、羅陽鎮有32810人、石灣鎮有31102人,分別占全縣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的21.38%、16.86%、15.98%(具體情況見下表)。
分鄉鎮個體經濟發展基本情況一覽表
單位:個、人
鎮別 | 二普 | 一普 | ||
個體經營戶數 | 期末從業人員數 | 個體經營戶數 | 期未從業人數 | |
總計 | 43837 | 194648 | 30333 | 91714 |
東部 | 10170 | 40742 | 7237 | 15725 |
石壩鎮 | 1503 | 4997 | 1149 | 2141 |
麻陂鎮 | 886 | 3413 | 587 | 1406 |
觀音閣鎮 | 539 | 1895 | 407 | 640 |
公莊鎮 | 1459 | 6133 | 976 | 2265 |
楊村鎮 | 1388 | 5198 | 1081 | 2085 |
柏塘鎮 | 1448 | 7479 | 1008 | 2622 |
泰美鎮 | 1109 | 4157 | 748 | 1475 |
楊僑鎮 | 839 | 3835 | 684 | 1928 |
羅浮山管委會 | 273 | 1120 | 109 | 277 |
橫河辦事處 | 726 | 2515 | 488 | 886 |
西部 | 33667 | 153906 | 23096 | 75989 |
羅陽鎮 | 9883 | 32810 | 7134 | 15103 |
湖鎮鎮 | 1809 | 6530 | 1297 | 3318 |
長寧鎮 | 2366 | 8308 | 1686 | 3722 |
福田鎮 | 2259 | 9215 | 1500 | 5085 |
龍華鎮 | 1325 | 5867 | 963 | 2684 |
龍溪鎮 | 3453 | 18459 | 2415 | 7983 |
園洲鎮 | 6882 | 41615 | 4306 | 21076 |
石灣鎮 | 5690 | 31102 | 3795 | 17018 |
二、全縣個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這些年來,博羅縣個體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個體經濟在經濟中已占有一定份量,為地方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須加以重視和解決。
1、經營規模不大,管理水平低下。由于個體經濟起點較低、規模較小,其建立的生產經營網絡覆蓋面小、能力有限;現有管理者缺乏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管理水平不高,創新能力極弱;家族式管理弊端突出,管理人才難以由外部引進,新鮮血液難以注入肌體;雖然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規模較大的個體經營戶,但絕大部分的規模還較小、實力較弱,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也不夠強。
2、行業分布不合理。雖然個體戶分布在二十五個行業大類,但有的行業為數不多,只是象征性的有幾個代表,大多數都是從事批發零售、簡單加工制造業、住宿餐飲、城市公共交通業(摩托車及人力三輪車搭客)、居民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等一些傳統行業,缺乏技術密集型的新產業,缺乏本地特色的規模經濟,往往是重復建設,重復經營,同行拼比,結果導致過度競爭。
3、無照經營戶仍占一定比例。據普查資料表明,全縣個體經營戶總數中,16059戶沒有辦理營業執照,占全縣個體經營戶數的36.63%;29353戶沒辦理稅務登記,占全縣個體經營戶數的66.96%。
4、社會服務體系不配套。目前個體經濟的行業引導、科技培訓、信息咨詢等社會服務體系十分缺乏。有關部門對個體戶的發展、支持力度不夠,鄉鎮以及所屬的社區、居委會也只是搞什么調查或收取什么費用的時候到個體戶那里去,平時很少光顧,談不上什么指導。
5、個體經濟資金不足。個體經濟融資困難,渠道單一,基礎性資金有近70%的來源于內源融資,而獲得的銀行信貸支持卻少之又少,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門檻較高,只能望而卻步。發展資金不足,設備無法更新,缺乏發展后勁,難以大規模進行生產經營,難以開辟更大的經濟市場以及實施多元化經營,是制約個體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
6、違法經營、占道經營嚴重。一些個體經營者素質低下,違法經營、占道經營,干擾了正常的經營環境,影響了市容市貌。
三、促進全縣個體經濟發展的建議
培育成熟的個體經濟主體,既是實現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優化所有制結構、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拓寬就業渠道、繁榮市場和方便人民群眾的有效途徑。
1、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對發展個體經濟重要性的認識。目前,個體經濟發展較快的溫州已經形成了以“效率”、“商機”為核心的時間觀;“不怕吃苦,只要有錢賺就做”的價值觀;“不分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只要有工作就干”的就業觀;“人人想當老板,爭當老板,人人都有創業沖動”的創業觀,成為溫州人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博羅要在創新服務理念、創新投資理念、創新就業理念、創新管理理念上做文章,引導個體業主進一步解放思想,走出過去的行為模式,尋求新的發展。認真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用“放水養魚”等優惠的政策激勵個體戶發展,同時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鼓勵下崗職工和農民工自我創業。
2、進一步營造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寬松環境。經濟發達地區經驗表明:人才跟著環境走,資金跟著人才走,栽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硬環境上,繼續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美化自然環境,使投資者有一個好的發展平臺。在軟環境上,政府及其各個部門要切實轉變觀念,想投資者之所想,急投資者之所急,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同時強化服務,堅決走出“管理就是收費罰款,收費罰款用來養人,養人繼續收費罰款”的怪圈,真正做到“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收稅,你有困難我幫助”。建立和豐富信息服務平臺,為廣大的投資者提供各類信息,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掛鉤,將最新科研成果、有價值的投資項目及時向有關企業和投資者推薦。
3、努力改善自身素質,提高個體經濟的競爭力。 個體經濟由于性質的局限性和資本、規模、人才等方面的制約,普遍存在著諸如管理水平低下、人員素質不高、技術開發能力較弱、信息技術資源短缺等問題,制約了其持續快速發展,為此,個體經濟必須在提高自身素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把科技創新作為個體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向科技要效益。二是引進、培養、鍛煉人才,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個體經營戶雖然在經營機制上具有優勢,但部分經營戶基礎管理薄弱,以家族化、經驗型管理為主。引進、培養、鍛煉人才可以逐步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運作,提高決策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三是樹立良好的商業信譽,強化品牌意識。個體經營戶要增強誠信意識和品牌意識,重信譽、守合同,創造和培養自己的品牌,摒棄短期行為,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追求持續的發展和效益。
4、依法經營,規范服務,獲取更大發展。伴隨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個體經濟依法經營、規范服務勢在必行。遵守各項經濟法規和勞動法規,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切實加強安全生產,認真依法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利。在生產質量和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只求生產質量,或只求服務質量,已遠遠達不到客戶的服務需求,必須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將滿足用戶的需求作為個體經濟生存和發展的宗旨。按照市場經濟規則,不斷規范和完善生產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等內部制度;堅持以產品、資本為紐帶,積極推進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形成低成本、高質量、可靈活應變的生產組織體系。在堅持以經濟效益為出發點的同時,也要兼顧以社會效益為落腳點;既要依法經營,照章納稅,也要文明生產,講求信用,自覺在國家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范圍內組織經營活動。
注釋:個體經營戶即個體經濟,按經濟所有制分類它是一種非公有制經濟類型,具體包括:(1)經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2)經民政部門核準登記并領取證書的民辦非企業個人(合伙)單位。(3)沒有領取執照或證書,或按照有關規定免于登記,但有相對固定場所、年內實際從事個體經營活動三個月以上的城鎮、農村個體戶。
撰稿:楊文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