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十六 期
博羅縣統計局編
網址:bltjj.hzsin.gov.cn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2009年1-10月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簡析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擴大內需促經濟增長精神,努力化解金融危機的影響,縣鎮聯手,全力推進促項目開工工作,加大投資力度,力保經濟穩定增長。1-10月,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發展,完成總投資額77.15億元,同比增長35.9%。
一、主要特點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發展。1-10月,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7.15億元,同比增長35.9%。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2.98億元,同比增長62.9%;更新改造投資3.80億元,同比增長151.8%。從城鄉分組看,城鎮固定資產完成投資48.65億元,同比增長41.1%;農村固定資產完成投資28.50億元,同比增長27.9%。
2、第三產業投資進一步加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0萬元,同比下降99.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3.85億元,同比增長29.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3.30億元,同比增長42.6%。第三產業的增幅比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增幅高出142.2個和13個百分點。
3、重點項目進展順利。1-10月全縣32宗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19億元,完成本年重點項目計劃投資額的62.1%。完成較快的項目進度有:廣東第二抽水蓄能電站、博羅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羅陽中心市場拆建改造項目、博羅縣體育中心、縣城文化中心、羅陽鴻達高科技工業制造城建設項目等。
4、民營投資保持較大的投資力度。在惠州金茂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惠州市博羅縣公莊鎮幕蘭賓館、(博羅)惠州京帝大酒店有限公司項目的拉動下,民營經濟的投資力度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1-10月民營投資30.86億元,同比增長28.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的40%。
5、商品房屋銷售持續升溫。1-10月全縣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27.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6%,商品房銷售額7.47億元,同比增長47.1%。全縣商品房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2684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年底上漲154元和231元。
二、存在的問題
1、區域投資不平衡。由于各鎮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投資環境、資源配置的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鎮固定資產投資發展很不平衡,博羅縣固定資產投資主要集中在西部的羅陽、龍溪、石灣、園洲、湖鎮、長寧等六鎮投資額為60.13億元,占總投資的77.9%。與東部鄉鎮形成較大的反差。
2、農業設施建設滯后。1-10月農業投資額為10萬元,僅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僅為0.001%。我縣農業投資長期不足,不利于我縣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
3、重點續建項目資金到位不足。一些重點項目資金籌措困難,建設資金到位不足,影響工程進度。另外,新開工項目動工率較低。如博羅縣縣道X217線和Y005線(中部通道)、博羅縣城防洪工程、工業大道、園洲振興大道等縣重點項目還沒有動工建設。項目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因征地拆遷工程中遇到補償和資金等一系列問題,造成項目的開工進度受阻。
4、房地產開發投資有所下降,商品房空置面積大幅增加。1-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11.49億元,同比下降3.9%,增幅比第一季度、上半年分別下降59.9和20個百分點。全縣1-10月商品房空置面積15.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9陪。由于商品房空置面積增加較多,導致大量的資金沉淀,使開發商的資金流動性減弱,從而減緩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開發進程。
三、建議
1、加強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東部和北部的鎮發展步伐,結合產業轉移,投入向東部和北部傾斜,加強“三農”投入,重點支持新農村建設,建設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路改造鎮到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等,加強城鄉建設的協調發展。
2、加大農業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一是繼續加大對農村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積極調動農民企業家和農戶投資的積極性,通過采取優惠配套資金政策,促進農民以參資參股形式參與農村投資項目的建設;三是加強小城鎮建設,以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外來投資。
3、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一是要加大重點建設項目審批立項、督查、協調、服務工作力度,切實解決資金、用地、環境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二是要統籌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新開工,形成每年都有一批重大項目批次建設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堅持領導掛鉤聯系推進重點項目制度,及時跟蹤和積極推進重點工程的進度,爭取早日投產發揮效益。四是要建立金融支持及政府財政支持相結合的扶持機制,確保各大項目的投資資金按計劃如期到位。
4、保持房地產開發投資平穩。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引導房價理性回歸,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滿足人們改善居住水平的需求。推動住房梯度消費政策,區分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的改善型住房消費需求與投資性購買的不同,對改善住房消費給予優惠政策;順暢二手房交易渠道,鼓勵二手房交易;擴大自主性需求,促進我縣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撰稿人:蘇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