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投資作為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指標,是博羅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量。2006—2009年,全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255.61億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為后續發展積蓄了強大能量。
一、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現狀及主要特點
2006-2009年全縣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5.61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5倍,年均增長33.7%,比“十五”時期年均增速快17個百分點。從投資類型看,基本建設投資105.85億元,年均增長32.3%;更新改造投資10.87億元,年均增長20.1%;房地產開發投資42.18億元,年均增長72.0%;從分城鄉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62.02億元,年均增長35.0%;農村固定資產投資93.59億元,年均增長31.2%(見表1)。
表1:“十一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單位:億元
年 份 指標名稱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6-2009年平均增長速度(%) |
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 |
91.35 |
70.06 |
55.23 |
38.96 |
33.69 |
#基本建設 |
42.28 |
23.99 |
20.41 |
19.18 |
32.29 |
更新改造 |
4.61 |
1.79 |
1.68 |
2.79 |
20.13 |
房地產開發 |
13.83 |
17.57 |
7.84 |
2.94 |
72.03 |
城鎮私人 |
0.34 |
0.20 |
0.18 |
0.31 |
5.58 |
農村單位 |
21.39 |
19.14 |
17.80 |
8.52 |
36.87 |
農村私人 |
8.81 |
6.65 |
6.70 |
4.58 |
20.97 |
其他投資 |
0.09 |
0.72 |
0.62 |
0.64 |
-34.21 |
1、投資結構呈現積極變化。近年來,我縣通過加強政府引導和市場引導,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使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二產平穩增長、三產增速加快。“十一五”期間(2006-2009)年,第二產業投資133.98億元,年均增長21.4%;第三產業投資121.08億元,年均增長55.8%。
2、民營經濟投資增長迅猛。由于我縣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民營經濟投資得到較快增長。“十一五”期間(2006-2009年)全縣民營經濟投資94.73億元,占全社會投資比重37.1%,年均增長56.5%,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均增速高出22.8個百分點。房地產民營投資快速發展,2006-2009年,房地產民營投資25.30億元,年均增長84.4%。房地產投資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全縣房地產民營投資達8.62億元,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2.4%,比重比2005年提高15.1個百分點。
3、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竣工面積大幅上升,市場銷售情況良好。“十一五”期間,商品房竣工面積大幅上升,2006-2009年累計竣工房屋面積141.16萬平方米,年均增長49.1%,比“十五”期間增加76.47萬平方米,是“十五”時期的2.2倍。房地產市場銷售情況良好?!笆晃濉逼陂g(2006-2009年)全縣累計商品房銷售面積126.54萬平方米,年均增長39.7%。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住房消費結構的升級、住房按揭和公積金貸款的支持,商品房住宅需求大、增長快,占據了商品房銷售市場的主要分額,“十一五”期間(2006-2009年)住宅銷售面積120.88萬平方米,占商品房銷售的九成以上(見表2)。
表2:“十一五”期間商品房竣工面積、銷售面積情況表
單位:萬平方米
指標名稱 |
商品房 竣工面積 |
商品房 銷售面積 |
商品房住宅 銷售面積 |
2006年 |
8.47 |
11 |
11 |
2007年 |
27.57 |
26.16 |
25.56 |
2008年 |
45.39 |
38.86 |
35.61 |
2009年 |
59.73 |
50.52 |
48.71 |
合 計 |
141.16 |
126.54 |
120.88 |
4、工業投資拉動整體投資的增長。由于我縣經濟總體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并向工業化成熟期邁進的發展階段,市場消費對重工化產品的需求迅猛增加,大量重工化項目的投資,使工業投資保持平穩的速度增長“十一五”期間(2006-2009年)工業投資133.98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倍,占全社會投資比重52.4%,年均增長21.4%。其中制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完成投資86.56萬元、47.35萬元,年均分別增長23.3%和18.3%。
5、農村投資呈高增長態勢。隨著近年來國家土地政策閘門收緊,相對于城鎮,農村建設用地較為寬松,另外各地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興未艾,使農村投資加快?!笆晃濉逼陂g(2006-2009年),農村投資93.59億元,年均增長31.2%,比城鎮項目投資(不含房地產開發)年均增速快1.7個百分點。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從“十五”時期的35.7%提高到“十一五”期間(2006-2009年)的36.6%。農村單位投資所占比重較高,2009年,農村單位投資占農村投資比重為70.8%,高于2005年農村單位投資11.1個百分點。
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
(一)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拉動全縣經濟邁上新臺階,為博羅縣在新時期的跨越與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0年全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有13.48億元,2005年取得新突破,達到28.59億元,2009年躍上新的臺階,完成91.35億元,是2005年的3.2倍。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2009年全縣GDP254.39億元,2006-2009年年均增長15.1%,比“十五”時期快2.3個百分點。
(二)投資拉動作用明顯。一定時期投資量的多少是決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十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99.13億元,年均增長16.2%,GDP年均增長12.8%;而“十一五”前四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合計255.61億元,年均增長33.7%,GDP年均增長15.1%。兩個時期數據對比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越快,經濟發展越快, 投資拉動作用越明顯。從消費、投資和出口角度的初步測算來看,2009年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4.58%,是“三駕馬車”中拉動經濟增長的最直接動力。大量資金的投入和大批項目的建成投產,一方面增強了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促進了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發展,拉動了經濟快速增長。
撰稿:蘇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