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七 期
博羅縣統計局編
網址: tjj.boluo.gov.cn???? ?????二○
經濟加速上行? 實現預期目標仍需努力
——前三季度博羅縣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1-9月,全縣經濟運行趨好趨快,表現為:GDP發展提速,工業經濟加快回升,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增強,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提升。但要實現全市提出的發展目標,仍需繼續努力,著力解決好物價上漲、工業投資增長乏力以及如何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等問題。
一、基本情況
1、GDP257.37億元,增長15.8%,增幅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56億元,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142.24億元,增長18.7%;第三產業增加值87.57億元,增長14.5%。
2、農業總產值46.04億元,增長6.4%,增幅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109.16億元,增長25%,增幅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3.3個百分點。
4、固定資產投資93.75億元,增長24.4%,增幅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4.2個百分點。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97億元,增長16.7%,增幅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37億元,增長39%,增幅同比提高17.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5.8個百分點。
7、國稅收入11.71億元,增長17.8%,增幅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8、地稅收入10.18億元,增長33.5%,增幅同比提高8.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下降6.5個百分點。
9、商品房屋銷售面積61.84萬平方米,增長71.3%,增幅同比提高14.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下降26.6個百分點。
10、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76.26億元,比年初增10.1%,增幅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2.3個百分點;貸款余額96.47億元,比年初增長12.5%,增幅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4.5個百分點。
11、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8月份)1.62億美元,同比下降7%,增幅比1-5月下降24.9個百分點。
12、外貿出口總額(1-8月份)12.89億美元,增長23.9%,增幅同比下降7.6個百分點,比1-5月提高6.3個百分點。
二、主要特點
(一)國民經濟運行提速,第三產業推動作用有所增強
今年一季度GDP增幅為15.1%,實現了近十多年來最好的開局,隨后,由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回落,上半年GDP增速有所回調,為13.7%。進入第三季度,在新上企業富士康以及主要行業較快增長的拉動,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為25%,比上半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受工業快速增長的拉動,前三季度全縣GDP進一步提速,增幅為15.8%,快于去年同期1.5個百分點,快于一季度0.7個百分點,快于上半年2.1個百分點(詳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與去年同期對比,GDP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其中,一季度和前三季度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個和1.5個百分點,GDP加快上行,為力爭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提供了重要保障。
年初以來,第三產業扭轉了2010年低增長、貢獻弱、拉動少的不利局面,一季度第三產業的增幅超過兩位數的增長,上半年,增幅進一步提高為13%,進入第三季度,隨著交通運輸業、房地產業以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將繼續加快,增幅為14.5%,對GDP的貢獻率為32%,比去年同期提高14.1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5.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詳見表2)。
表2:1-9月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和拉動率(%)
貢獻率 | 拉動率 | |||||
2011年1-9月 | 2010年1-9月 | 增減(±%) | 2011年1-9月 | 2010年1-9月 | 增減(±%) | |
GDP | 100 | 100 | - | 15.8 | 14.3 | - |
第一產業 | 4.2 | 4.9 | -0.7 | 0.6 | 0.7 | -0.1 |
第二產業 | 63.8 | 77.2 | -13.4 | 10.1 | 11.0 | -0.9 |
第三產業 | 32.0 | 17.9 | 14.1 | 5.1 | 2.6 | 2.5 |
(二)供給平穩發展,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
1、農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1-9月,全縣農業總產值46.04億元,增長6.4%;糧食產量春收1.91萬噸,增長10.1%;夏收7.31萬噸,增長10.5%;全縣肉類產量6.32萬噸,增長3%;其中,豬肉產量4.57萬噸,增長2.9%;家禽出欄量達1347.45萬只,增長3.0%。
2、工業生產進一步提速,對經濟增長主導作用增強。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運行呈“V”字型走勢,一季度增幅高達25.1%,隨后逐月回落,上半年為21.7%,最低的1-8月回落到18.9%,進入第三季度,隨著富士康正式投產以及主要行業增長的拉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較大的回升,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09.2億元,增長25%。
支柱產業是支撐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1-9月,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25.7億元,增長28.0%,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3.5%。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五個行業共實現增加值36.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3.5%。六個行業增加值共62.3億元,增長32.9%,增幅快于整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7.1%。
?3、第三產業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今年在交通運輸業和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大幅好轉、房地產業繼續快速增長以及財稅增收的共同作用下,全縣第三產業增速繼續加快,前三季度增幅為14.5%,增幅比一季度高出2.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7.8個百分點。主要體現在:
一是交通運輸郵電業發展加快。1-9月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實現增加值17.98億元,增長13%,分別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7.8個和7.7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商品房銷售進入大眾消費時代。富力、佳兆業等大型房地產集團進駐,以及全縣鼓勵鄉鎮開發居民消費型住房,全縣房地產業發展進一步紅火。1-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71.3%和128.8%;三是旅游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年初,博羅成功創建成為廣東省旅游強縣,旅游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1-8月全縣旅游接待人數307.15萬人次,增長24%;營業收入4.68億元,增長42%;四是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快速發展。1-9月全縣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稅收收入增長1.2倍,營利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3.43億元,增長34.2%,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為37.8%,拉動第三產業增長4.6個百分點。
(三)“三駕馬車”協調同步增長
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在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的拉動下,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 1-9月,全縣固定資產投資93.75億元,增長24.4%,增幅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36.76億元,增長8.5%;房地產開發投資33.55億元,增長91.4%。
消費市場繼續擴大。今年以來,全縣社會消費品市場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1-9月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為16.7%。拉動消費增長主要是受惠州正寶貿易有限公司和天天實業等幾個大商場的拉動。1-9月,惠州正寶貿易有限公司銷售額增幅達33.5%。
出口穩中有升。1-8月,全縣完成外貿出口總額12.88億美元,增長23.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了6.3個百分點,比1-7月提高2.2個百分點。
(四)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經濟發展動力增強
財政、稅收保持快速增長。1-9月,全縣一般預算財政收入12.37億元,同比增長39.0%,增幅同比提高17.8個百分點;全縣完成稅收收入21.88億元,同比增長24.6%。其中國稅收入11. 71億元,增長17.8%;地稅收入10.17億元,增長33.5%。
居民收入穩定增長。1-9月全縣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2305元,同比增長16.3%。
企業效益發展勢頭良好。今年以來,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發展勢頭良好,1-2月、1-5月和1-8月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40.3%、40.5%和30%;利潤總額同比增幅分別為2.9倍、81.2%和43.3%;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1-2月的121.62%提高到1-8月的144.25%。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物價繼續上漲,通脹壓力增強。1-9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105.4%,比一季度上漲0.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上漲0.1個百分點;全市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為105.8%,比一季度上漲1.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上漲1個百分點。
(二)工業投資低位增長。今年以來工業投資增長緩慢,一季度增幅只有1.8%,上半年負增長8.7%,1-9月增幅有所回升,但仍在個位數運行,為8.5%。
(三)外商直接投資利用外資金額負增長。1-8月全縣外商直接投資利用外資1.62億美元,下降7%。
(四)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下降。今年以來,第三產業整體明顯好轉,但其增速仍舊低于工業增幅,在工業增長快于第三產業增長的情況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下降這一問題在短時間內難于扭轉,1-9月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4%,分別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下降2.6個和1個百分點。
四、建議
一是抓好規模以上企業的“擴容”工作。重點抓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館等商貿企業的擴容工作。一方面,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力度,對羅陽、龍溪、園洲、石灣等工業企業較多的鄉鎮進行大排查,爭取在今年11月底前新上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2000萬元以上),繼續鞏固和壯大全縣工業經濟總量;另一方面,由縣政府召開部門協調會,對一些符合條件的商貿企業,特別是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200萬元以上)納入統計范圍,直接增加第三產業的總量。
二是抓好部門聯動工作。加強部門間特別是與GDP核算有關的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明確各相關單位所負責統計指標的職責。
三是抓好基層統計隊伍建設。近年來,統計工作任務日趨繁重,基層統計力量與統計任務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顯現,這就迫切地需要各級領導進一步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重視和關注。一方面,縣級政府要結合全縣基層統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印發相應的文件,在完善制度、統計隊伍建設、統計服務水平、統計法治意識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另一方面,鎮政府要在人員、設備等軟、硬件方面進一步加強鄉鎮統計站的建設,充分發揮統計站的職能。
撰稿:余日光 李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