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是除第一產業之外的二、三產業普查,其中三產占全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個門類中的14個門類,而其他服務業占第三產業14個門類中的10 個門類,這 10 個門類分別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不含銀行保險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此次全國經濟普查我縣全部法人單位有4211家,其他服務業就占1325 家,占31.5%;全縣有證照的個體經營戶27778 家,其他服務業占4504 家,占16.2% ,可見其他服務業普查在經濟普查中占一定的比重,工作做得好壞、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我縣普查工作的總體水平。
一、其他服務業普查中的難點和問題
我縣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涉及到的全部其他服務業單位除少數行政事業單位及服務業企業參與服務業季報有一定的統計基礎外,大部分其他服務業企業沒有納入常規統計,也沒有過抽樣調查,對這部分企業的經營情況、盈利水平等基本情況心中無數,普查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都較多。
1、單位清查難度大。在普查中我們發現,有些其他服務業的經營行為和場所不規范,極易造成遺漏現象。有些經營者沒有正規的商業門面和固定的經營場所,他們分布在大街、小巷、居民樓內,有的帶有季節性、流動性,有的根本不在工商、稅務等市場管理部門登記。如果不采取認真細致的摸排措施,就很難避免這些普查對象有遺漏的現象發生。一些小規模的其他服務業單位變化多、上半年開業下半年關閉,有的清查時存在,正式填報時已關閉,造成填報難。再有,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許多其他服務業調查對象的經營場地、經營內容、經營規模、經營變化快,有的業主同時有兩個甚至三個營業執照,從事不同行業種類,有時同一個經營場地,一年要換兩到三個不同門類的業主,這些情況給其他服務業普查帶來很大的困難。
2、單位性質差異大。通過此次普查發現,我縣只有少部分其他服務業企業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企業,管理模式、會計核算等都是按照正規企業的模式運作,有相對固定的專兼職會計、統計人員,基礎較好,但更多其他服務業企業是名為“企業”實為“個體”,這部分企業普查難度較大。
3、普查表填報困難,數據質量控制難度大。一是會計資料不健全或根本沒有。通過清查及正式填報發現,幾乎所有其他服務業企業都沒有專職統計人員、沒有統計臺帳,一些企業甚至找能看懂普查表的人也很不容易,統計基礎十分薄弱。在名為“企業”實為“個體”的這部分企業中,會計資料很不健全,僅僅是簡單的收支結算,不能滿足普查表的需要,有的甚至連簡單的會計帳都沒有,同時為了經濟利益等原因,其會計核算也沒有真實反映其生產經營水平,如果從這樣的會計資料上取數據填報普查表也是不符合實際的。二是企業配合程度低。由于平常沒有接觸過統計,絕大多數企業配合程度都較差,企業老板不愿露富,對普查機構不信任,擔心與稅收等掛鉤,對普查表填報敷衍了事。還有一些普查單位,以年末放假、老板、財會人員不在為由反復推脫,拒不填報。
二、對我縣其他服務業普查的建議
為了搞好我縣其他服務業普查工作,應首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基礎工作。
1、要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普查氛圍。其他服務業經濟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要取得普查的順利開展和普查結果的高質量完成,離不開普查對象對普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積極配合。對此,普查開始前要宣傳先行,要大張旗鼓的開展宣傳工作為普查鳴鑼開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普查宣傳資料的懸掛和致被普查對象的一封信等多種渠道、多種方法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工作,使廣大企業法人和人民群眾了解和支持經濟普查工作。
2、要組建好普查隊伍,搞好普查培訓,提高普查隊伍素質。要做好其他服務業普查工作,基層普查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尤為重要,要從社區、鄉鎮、村以及被普查單位選聘有責任感的、具有一定的統計或會計知識并且對普查區情況較為熟悉的人員參加到普查隊伍中來,同時要針對其他服務業普查涉及行業多、信息量大、指標復雜的情況,加強普查員隊伍培訓,針對普查隊伍素質要求高的特點,制定分階段、分層次、分對象,因地制宜逐級進行培訓的計劃。要把培訓與試點結合起來,在試點中不斷地發現新情況,探討普查新方法技巧,縣級普查辦要根據普查進度及時召開普查指導員及普查員會議,要及時發現個性與共性的問題,及時調整普查方法。
3、要合理分工、條塊結合,確實做到清查時不重不漏。特別是有些其他服務業單位處在鄉鎮偏僻地帶,即使地毯式清查也難免出現遺漏,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工商、稅務、民政、編委等部門名錄庫和主管部門力量,條塊結合清查。首先在清查前要收集好主管部門審批的名錄庫,并進行并庫處理。其次在清查后,要分社區、分鄉鎮集中人力盡快與部門資料核對,可以針對不同情況召開社區、鄉鎮普查員、社區老同志、知情人參加的座談會,進行全面查漏補缺,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
4、要保證普查質量,嚴格數據審核。在普查登記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其他服務業普查方案和上級有關實施細則,把好數據質量關,確保登記對象不重不漏,對有關企業報出的數據明顯不符實際的要進行評估,評估辦法可根據單位規模、人數多少、工資、稅金、利潤、折舊等,得出一個增加值,再根據經營的不同品種定利潤率,然后根據增加值反推營業額。有定期統計報表的單位的數據要與年報數做比較,發現有出入或者差距較大的要責令填報單位核實確定。
5、要加強普查執法工作力度。基層普查員在入戶調查填報過程中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任憑怎樣耐心細致地講解,個別企業及個體戶就是不予配合,有的甚至惡語相加,對配合程度差,嚴重瞞報甚至拒報的企業,要堅決依法查處,起到殺一儆百的震懾作用,執法要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和應急措施,要以切實有效的法律手段,保證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全國經濟普查是一個系統工程,而其他服務業普查是其中的一部分,廣大普查工作者要從每一個細節開始,嚴格按普查方案并結合基層實際情況,認清難點,克服困難,結合實際,探索方法,才能按時保質完成其他服務業普查工作任務。
撰稿:李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