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欧美,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縣政府工作部門 > 縣統計局 > 統計研究 > 統計分析

      生態立縣顯成效 宜居博羅譜新篇 — 黨的十八大以來博羅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分析

      發布日期:2017-09-04 01:58 來源:本網 發布機構:博羅縣統計局 訪問量:-
      【字體: 收藏 打印

          摘要:本文利用2011-2016年的統計數據,從經濟總量、發展速度、產業結構、經濟效益及質量、創新、生態等方面分析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博羅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情況,反映博羅的新發展、新變化、新成就,指出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工作建議。

      關鍵詞:綜合實力 產業結構 新興服務業 生態文明

      2012年以來,博羅全縣上下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按照“以人為本、生態優先、文化引領、創新驅動”的發展思路,聚力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促進了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從而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生態立縣成效凸顯,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一)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五年來,博羅堅持“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從經濟總量看,GDP從2011年的343.2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613.6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2016年比2011年增長86.1%;人均GDP 從2011年的32912元增加到2016年的57364元,按可比價計算,2016年比2011年增長81.4%。(見表1)

      從經濟效益看,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2011年的18.36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40.63億元,2016年比2011年增長131.2%;國稅、地稅兩稅收入合計從2011年的32.35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61.74億元,2016年比2011年增長90.9%。

      表1 2011-2016年博羅縣GDP及財稅收入情況

      指標

      單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6年比2011年增長

      GDP

      億元

      343.20

      396.03

      444.44

      501.05

      547.12

      613.62

      ——

      GDP增速

      %

      16.1

      13.6

      12.5

      14.1

      14.1

      11.9

      86.1

      人均GDP

      32912

      37720

      42111

      47262

      51365

      57364

      ——

      人均GDP增速

      %

      13.2

      12.8

      12.0

      13.5

      13.5

      11.4

      81.4

      國、地兩稅收入合計

      億元

      32.35

      37.29

      45.60

      50.45

      54.30

      61.74

      ——

      國、地兩稅收入合計增速

      %

      30.1

      15.3

      22.3

      10.6

      7.6

      13.7

      90.9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億元

      18.36

      22.03

      27.33

      33.92

      37.36

      40.63

      ——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

      %

      22.2

      20.0

      24.0

      24.1

      10.1

      13.6

      131.2

      注:2016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從占全市份額看,GDP從2011年的16.4%上升到2016年的18%,人均GDP從2011年的72.5%上升到2016年的80.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比基本保持穩定,兩稅合計從2011年的5.6%上升到2016年的7.4%。(見表2)

      表2 2011年及2016年博羅縣GDP和財稅收入占惠州市比重情況

      指標

      單位

      2011

      2016

      博羅縣

      惠州市

      博羅占惠州比重(%)

      博羅縣

      惠州市

      博羅占惠州比重(%)

      GDP

      億元

      343.20

      2094.94

      16.4

      613.62

      3412.17

      18.0

      人均GDP

      32912

      45371

      72.5

      57364

      71605

      80.1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億元

      18.36

      162.83

      11.3

      40.63

      361.29

      11.2

      國、地兩稅收入合計

      億元

      32.35

      574.31

      5.6

      61.74

      834.17

      7.4

      從主要產業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148.55億元增加到338.2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5.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百億的鎮從2011年的2個上升至2016年的6個;服務業成為引領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服務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130.28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227.2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53.4%。

      (二)發展速度快于全市

      2012-2016年,博羅經濟發展總體平穩,GDP每年增長速度保持在11%-15%的較快區間運行,主要指標增速明顯快于惠州全市平均水平。其中,GDP年均增長13.2%,快于全市2.5個百分點;人均GDP年均增長12.6%,快于全市2.6個百分點;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8.2%,快于全市0.1個百分點;兩稅收入合計年均增長13.8%,快于全市6.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7%,快于全市7.2個百分點。(見表3)

      表3 惠州市及博羅縣五年年均增速情況

      單位:%

      指標

      2012-2016年年均增速

      博羅縣

      惠州市

      GDP

      13.2

      10.7

      人均GDP

      12.6

      10.0

      國、地兩稅收入合計

      13.8

      7.2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18.2

      18.1

      規上工業增加值

      20.7

      13.5

      (三)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1.農業生產穩中向優

      一是農業生產平穩。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60.49億元增加到85.2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年均增長3.2%。二是內部結構調整優化。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比例由2011年的56.9:2.6:35.4:4.0:1.1調整為2016年的63.3:2.9:28.8:3.9:1.1,種植業和林業比重上升,而牧業和漁業比重下降。三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科技示范縣、農業機械化示范縣、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萬畝玉米畝產創建單位。全縣五年累計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35.05萬畝。截至2016年底,全縣有農業龍頭企業61家, 帶動縣內外農戶11.43萬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案L锊诵摹?、“羅浮山大米”等5個產品入選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四是農旅、農網融合發展態勢良好。瀾石村等2個村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官山村等3個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截至2016年底,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建立1個縣級服務中心、50個農村淘寶服務站,村淘從業人員達160多人,覆蓋全縣18個鄉鎮(管委會)。

      2.工業經濟優化提升

      五年來,加快建設工業強縣,通過不斷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層次提升, 博東、博西產業集聚區成功申報為省級產業轉移園。其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6%,2016年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3.5%,比2015年提高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4%,2016年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4.8%;2016年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1%,比2014年提高1.4個百分點。

      3.新興服務業引領發展

      五年來,在現代商貿、現代金融、休閑旅游、商務中介和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的引領下,加快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轉變,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批發零售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23.87億元增至2016年的56.06億元,2016年比2011年增長106.7%,2012-2016年年均增長15.6%;金融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7.8億元增至2016年的15.19億元,2016年比2011年增長84.9%,2012-2016年年均增長13.1%;房地產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19.57億元增至2016年的36.7億元,2016年比2011年增長58.3%,2012-2016年年均增長9.6%;以商務中介、居民服務、信息服務業等為主的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30.66億元增至2016年的47.92億元, 2016年比2011年增長35.2%,2012-2016年年均增長6.2%。

      旅游業高速增長,旅游綜合收入從2011年的11.1億元增至2016年的44.03億元,2016年比2011年增長314.1%,2012-2016年年均增長32.9%(見圖1)。羅浮山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環羅浮山旅游經濟帶建設成效明顯。獲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單位、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省旅游綜合競爭力十強縣。

      圖1 2011-2016年博羅縣旅游綜合收入及其增速情況

      (四)增長質量不斷提高

      1.GDP質量提高

      從地方財政預算收入與GDP的比值看,博羅從2011年的5.3%提高到2016年的6.6%,經濟增長的質量持續提高。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GDP之比看,博羅從2014年的38.3%提高到2016年的38.7%,經濟增長帶來的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見表4)

      表4 2011-2016年博羅縣財政收入占GDP比重

      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情況

      指標

      單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GDP

      億元

      343.20

      396.03

      444.44

      501.05

      547.12

      613.62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億元

      18.36

      22.03

      27.33

      33.92

      37.36

      40.63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GDP比重

      %

      5.35

      5.56

      6.15

      6.77

      6.83

      6.62

      人均GDP

      32912

      37720

      42111

      47262

      51365

      5736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18113

      20021

      2220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

      %

       ——

       ——

       ——

      38.3

      39.0

      38.7

      2.企業效益提高

      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從2011年的12.76萬元/人增至2016年的21.85萬元/人,按可比價格計算,2016年比2011年增長99.4%,2012-2016年年均增長14.8%。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2.9%,比2011年下降5.8個百分點。

      3.節能減排成效明顯

      五年來,不斷強化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約束性指標目標任務。從節能成效看,2016年單位GDP能耗從2011年的0.532噸標煤降至2016年的0.407噸標煤,2016年比2011年降低了23.5%,2012-2016年年均下降5.2%。

      (五)創新創業激發活力

      1.創新動能逐步積聚

      一是創新人才不斷引進。近年來,全縣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建成一批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以重大平臺集聚人才。截至2016年,各類人才總量已突破16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突破千人。二是創新投入不斷加大。2016年財政用于科技支出1.03億元,是2011年2.55倍,2012-2016年年均增長20.5%。2016年R&D經費內部支出7.02億元,是2011年的2.94倍,2012-2016年年均增長24.1%。2016年R&D經費內部支出占GDP比重為1.14%,比2011年提高0.44個百分點。三是科技創新碩果累累。2016年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2家,比2011年增加44家。五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4311件。

      2.創業活力充分激發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獲評“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縣科技企業孵化器被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培育機構。五年來,共新增私營企業7645戶,2012-2016年年均增長20.7%;新增個體戶2.5萬戶,2012-2016年年均增長11.4%。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1.43億美元,比前五年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家數從2011年的360家增加到2016年的482家,增加了122家。獲評中國電子商務百佳縣、廣東電商十佳縣、廣東大眾網購消費十佳縣。

      (六)生態文明深入人心

      1.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五年來,堅持“鐵腕治污、科學治水”,以最堅決的態度嚴守生態底線,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推動綠色發展。一是加大生態環境整治力度。全力以赴推進“三改一拆”、河道整治、養豬場整治等工作。沙河等重點河涌水質明顯好轉。二是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市級生態村創建,2016年森林面積達430.6萬畝,是2011年的2.31倍;森林覆蓋率達55.55%,比2011年提高6.45個百分點。三是加大衛生鎮、村建設。五年來,創建國家衛生鎮1個、省市衛生鎮7個;2016年衛生鎮、衛生村覆蓋率分別為47.06%和60.64%,比2011年分別提高30.39個和56.62個百分點。

      2.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從空氣環境質量看,強化大氣污染防治,2016年空氣優良天數達94%以上。從人居環境看,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居住環境不斷優化。2016年城鎮化率56.75%,比2011年提高10.45個百分點。五年來,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01.37億元,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個、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6個。橫河鎮入選省首批森林小鎮示范鎮,完成省級新農村示范片項目建設151宗,長寧松樹崗村、羅村,橫河西群村、郭前村獲評首批國家級綠色村莊。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2011年的6.76平方米增至2016年的12.64平方米,2016年比2011年增長近一倍。從社會公眾評價看,博羅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較高,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獲評“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和“中國十佳宜居縣”。獲評世界長壽之鄉、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

      (七)民生水平顯著改善

      1.居民收入持續增加

      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GDP的比值為38.7%,居全市第3位,僅次于惠城區(67.2%)和惠陽區(44.5%),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見表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17355元增加到2016年的27858元,2016年比2014年增長22.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4284元增加到22802元,2016年比2014年增長21.5%。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從2011年的31162元增至2016年的60931元,2012-2016年年均增長14.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從2011年的206.4億元增至2016年的346.68億元,2012-2016年年均增長10.8%;人均儲蓄存款余額從2011年的19793元增至2016年的32409元,2012-2016年年均增長10.4%。(見表6)

      表5 2016年惠州市各縣(區)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情況

      地區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均GDP(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

      惠城區

      36377

      54135

      67.2

      惠陽區

      31020

      69720

      44.5

      惠東縣

      20851

      65522

      31.8

      博羅縣

      22206

      57364

      38.7

      龍門縣

      16971

      56891

      29.8

      大亞灣區

      33203

      211381

      15.7

      仲愷區

      30853

      131833

      23.4

      表6 2011-2016年博羅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及居民儲蓄存款情況

      指標

      單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2-2016年年均增速(%)

      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31162

      35723

      41978

      48002

      54259

      60931

      14.4

      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億元

      206.40

      237.31

      271.18

      290.33

      309.06

      346.68

      10.8

      人均儲蓄存款余額

      19793

      22603

      25695

      27386

      29015

      32409

      10.4

      2.居民生活質量提高

      從消費看,2016年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85元,比2011年增長54.7%,2012-2016年年均增長9.1%;2016年人均財政預算支出7196元,比2011年增長149.4%,2012-2016年年均增長201%。從出行看,2016年全縣民用機動車擁有量達到19.48萬輛,其中民用汽車擁有量14.31萬輛,分別是2011年末的1.41倍和2.86倍,民用汽車五年年均增長23.4%。

      3.社會保障更加完善

      一是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五年來,財政用于教育、醫療、社保和城鄉社區等民生支出累計達151.29億元,是前五年的3.16倍;占地方財政預算支出的53.9%,比前五年提高7.3個百分點。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并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2016年,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覆蓋率均在98%以上。三是最低保障實現城鄉統籌。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由2011年的月人均280元、213元統一提高至610元,最低工資標準由2011年的950元提高至1350元。

      4.教育衛生事業不斷進步

      五年間,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均衡實現全縣覆蓋,2014年成功創建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2016年順利通過復檢。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五年均保持100%。重點大學上線率由2011年的4.52%提高到2016年的9.51%,普通本科上線率由2011年的38.47%提高到2016年的48.12%。全縣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從2011年的4.28人提高到2016年的4.7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床位數從2011年的2.78張提高到2016年的4.52張。

      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過去的五年,博羅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值得充分肯定。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城鎮化水平、產業結構、區域協調發展等問題,需要努力加以解決。

      (一)城鎮化率相對較低

      2016年,博羅縣城鎮化率56.75%,分別低于全市(61.84%)和全?。?9.2%)5.09個和12.45個百分點,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7.35%)。

      (二)服務業比重有待提高

      五年來,三次產業比例由2011年的10.5∶51.6∶37.9調整為2016年的8.5∶54.5∶37,2016年服務業比重比2011年下降了0.9個百分點,比最高的2013年下降了3.5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居全市第5位,僅高于大亞灣和仲愷。服務業五年年均增速8.9%,分別低于GDP和第二產業4.3個和8.7個百分點,低于全市服務業1個百分點。

      (三)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均衡

      從經濟總量看,2016年,占全縣土地面積40.6%的東部八鎮[1]GDP119.95億元,僅占全縣經濟總量的19.5%,低于縣城中心鎮羅陽鎮(143.34億元),也不足西部石灣、園洲兩鎮之和(165.79億元),東部八鎮經濟總量僅相當于西部鄉鎮[2]的24.5%。從五年年均增速看,東部八鎮中,僅泰美鎮增速在15%以上,有兩個鄉鎮增速在10%以下;而西部鄉鎮中,有四個鄉鎮增速在15%以上,其余鄉鎮增速均在10%以上。

      三、工作建議

      五年的砥礪奮進,增添了前進道路上的自信。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我們要切實提高緊迫感和責任感,拉高標桿、爭先進位,勇立潮頭、趕超發展,采取有力措施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懈努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出新的輝煌!

      (一)以城鎮服務業發展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這是城鎮化的核心。人的城鎮化依賴城鎮產業發展。城鎮化中的城鎮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城市服務業、現代服務業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在城鎮化中要加大對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支持力度。服務業是內需潛力最大的產業,也是吸收勞動力最多的行業,由上文可知,博羅的服務業總體上還是短板。因此,在城鎮化過程中,發展服務業是一個重要選擇。

      在宏觀層面上,以城鎮化為支撐,充分“盤點”縣內的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游資源,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在中觀層面上,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放大生態特色優勢,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和娛樂等休閑產業,加快培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在微觀層面上,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系上下功夫,讓民營經濟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突出要素保障,加快發展服務業

      服務業加快發展,要以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率、促進就業、方便生活為目標,突出資本、人力資源等要素保障,破解制約瓶頸。加大服務業緊缺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優化任用環境,完善培養機制。依托新型工業和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形成服務業與其它產業協調發展的互動機制。圍繞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一方面,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住宿餐飲等傳統生活性服務業進行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大力推進區域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第三,加強農村商品市場體系和商業網點建設,改革農村流通體制,活躍農村市場,促進農村流通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因鎮制宜,深化合作,促進東西部鄉鎮協調發展

      應因鎮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鎮引領、中鎮角逐、弱鎮超越,鎮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要始終堅持以東部鄉鎮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深化東部鄉鎮合作,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東部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游產業,進一步擴大鎮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鄉鎮自我發展能力。

      供稿單位:博羅縣統計局

      撰稿人:袁春妹



      [1] 東部八鎮指公莊、石壩、麻陂、楊村、楊僑、觀音閣、柏塘和泰美。

      [2] 本文將東部八鎮之外的九鎮作為西部鄉鎮。

      相關文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相關信息
      【TOP】 【打印此頁】 【關閉窗口】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玩弄白嫩少妇xxxxx性| 日韩免费二区| 国产五月婷| 九九热在线视频精品店| 青草青草视频2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91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影视| 日本少妇翘臀啪啪无遮挡动漫|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欧美日韩免费看| 久久国产a|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mv| 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婷婷草| 国产精品免费看视频| 最新无码专区视频在线| 人人干人人噪人人摸| 黄色av国产|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第一页| 欧美 日产 国产精选| 俺也来俺也去俺也射| 激情网第四色| 亚洲色图亚洲| 香蕉av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臀| 夜夜骑天天操|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特黄视频| 无人区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99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www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