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科學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工作謀劃早、推進快、措施實,全縣經濟在承壓中實現平穩開局,彰顯韌性。相比于前兩年增速“谷、峰”起伏波動,今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平穩,呈現生產供給穩固、項目投資加快、貿易消費穩定、質量效益提升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受外部宏觀環境波動、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部分行業領域下行壓力較大,上半年穩增長基礎尚需進一步鞏固夯實。
一、基本情況
1.據市統計局初步核算,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65.07億元,同比增長3.4%(以下簡稱“增長”);總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05億元,增長10.7%;總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8.48億元,增長9.9%;總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
3.建筑業總產值9.2億元,增長63%;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8.2%;總量、增速均居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5位。
5.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19.1%;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工業投資增長65.4%;總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5位。
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34億元,增長5%;總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3位。
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2億元,同比增加1.57億元,增長10.3%;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
8.國內稅收收入26.58億元,同比增加2.05億元,增長8.4%;總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9.商品房銷售面積35.2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4.78萬平方米,下降29.6%;總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10.3月末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余額990.28億元,同比增加83億元,增長9.1%;總量、增速均居第2位。本外幣貸款余額888.99億元,同比增加114.04億元,增長14.7%;總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4位。
11.實際利用外資2.02億元,增長66.3%;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3位。
12.全縣用電量18.8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0.92億千瓦時,增長5.1%;總量、增速均居第3位。其中工業用電13.11億千瓦時,增長2.1%;總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2位。
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據市統計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65.0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億元,增長9.9%;第二產業增加值84.45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62.31億元,下降2.9%。三次產業結構為11.1:51.2:37.7,與上年同期的11.2:48.4:40.4相比,第二次產業占比提高2.8個百分點,第一、第三產業占比分別回落0.1個和2.7個百分點。
(一)從生產看:供給流通穩定
1.農業發展基礎夯實,農產品保供扎實有力
一季度,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05億元,增長10.7%;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8.48億元,增長9.9%,拉動全縣GDP增長1.05個百分點。全縣涉農項目投資較快增長,一季度全縣涉農投資增長336.6%。分產業看,農、林、牧、漁、專業及服務業五個大類行業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除牧業外,其余四個行業增速均有所回升。農業(種植業)中蔬菜、水果等產品穩定增長,實現產值19.25億元,增長9.0%,增速同比提升7.4個百分點;林業生產保持穩定態勢,實現產值0.36億元,增長9.5%,增速同比提升14.9個百分點;生豬、家禽生產穩定增長,實現牧業產值6.04億元,增長8.6%;淡水魚養殖增量明顯,實現漁業產值3.05億元,增長31.1%,增速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為0.35億元,增長19.2%,增速同比提升14.3個百分點。
2.工業生產平穩有序,重點行業支撐明顯
得益于科學精準疫情防控下的企業正常復工復產,一季度,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8.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近七成行業生產保持增長。全縣規上工業33個行業大類中,23個行業實現增加值正增長,比1-2月增加1個,行業增長面達69.7%。
重點行業穩步回升。全縣前五大行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合計增長7.5%;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的60.3%,分別比上年同期和1-2月提高1個和0.6個百分點;對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達52.7%,比1-2月提高1個百分點;拉動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貢獻、拉動作用較強,分別增長8.3%、19.4%和5.6%,分別對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21.7%、17.3%和9.4%,分別拉動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個、1.5個和0.8個百分點。
3.建筑業穩中向好,增長貢獻持續提高
自2020年3季度以來,全縣加大本地建筑業企業培育和發展力度,資質建筑業總產值保持30%以上的較高增速增長。今年一季度,全縣資質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9.2億元,增長63%。全縣資質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額61.77億元,增加30.87億元,近翻倍增長(99.9%);其中本年新簽合同10.94億元,增加4.17億元,增長61.5%。一季度,全縣實現建筑業增加值6.53億元,增長20.2%,是GDP核算門類行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建筑業增加值占GDP比重4%,拉動全縣GDP增長 0.65個百分點,對全縣GDP增長的貢獻達18.4%,貢獻率比上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別提高11.3個和5.9個百分點,僅次于工業(86.5%)和農林牧漁業(30.5%)。
4.服務業經營符合預期,半數行業保持增長
一季度,全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62.31億元,下降2.9%,拉低全縣GDP增速1.21個百分點。從核算行業看,14個門類行業增加值增速“7正7負”。7個正增長的行業分別為:衛生和社會工作(11.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5%),居民服務業、修理和其他服務業(6.2%),金融業(4.8%),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3.4%),教育(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0.1%),合計實現增加值21.66億元,增長4.6%,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1個百分點。受疫情防控影響,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傳統行業增加值分別下降8.5%、2.1%和0.4%,合計拉低全縣服務業增加值增速1.23個百分點。
5.市場消費增勢良好,限上零售額增長較快
一季度,全縣社會消費品實現零售總額82.34億元,增長5%,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從限上、限下看,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勢較好。分限上限下看,全縣限上消費品實現零售額11.79億元,增長28.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5個百分點;拉動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3個百分點,比1-2月提高1.3個百分點。限下消費品實現零售額70.55億元,增長1.8%,與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從經營形態看,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季度,全縣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85.02億元,下降0.1%。全縣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7.48億元,增長1.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
(二)從投入看:回升態勢明顯
1.投資呈現快速增長
一季度,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9.1%,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8個百分點。
產業投資結構優化調整。一季度,全縣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投資分別下降18.9%、增長65.4%和下降1.3%;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為0.4:42.7:56.9;全縣第二產業投資占比(42.7%)分別比上年同期和1-2月提高11.9個和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工業投資尤其是工業技改投入增長較快。工業投資貢獻突出,占比持續提高,達歷史新高。一季度,全縣工業投資增長65.4%,分別比2019年同期增速和2021年同期兩年平均增速提高111.9個和40.2個百分點;對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貢獻105.1%,同比提高64.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占全縣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繼1-2月首次(2018年9月以來)超過40%后繼續提升,達42.7%,比重同比提高11.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40.6%,比2021年同期兩年平均增速提高54.7個百分點;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1個百分點。隨著聯合銅箔、南亞電子項目的加快推進建設,對工業技術改造形成有力支撐,合計占全縣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的57.5%。
2.重點領域投資向好
(1)基礎設施投資增勢良好。一季度,全縣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5.3%,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8個百分點,比1-2月提高11.3個百分點;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個百分點,高于1-2月1.4個百分點;3月當月同比增長54.8%。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廣電項目、羅浮山旅游道路工程項目、廣汕鐵路、韶惠高速等35個億元以上項目順利推進,全縣億元以上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6%,拉動全縣項目投資(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4.2個百分點,比1-2月提高2.8個百分點。
(2)重大項目投資有力支撐。全縣在庫投資項目同比增加103個,其中計劃總投資達億元及以上、十億元及以上投資項目同比分別增加48個和12個;分別完成投資增長56.8%和21.8%,拉動全縣項目投資增長46.1個和10.3個百分點;其中聯合銅箔、萬洋眾創、南亞電子、粵港澳大灣區廣電項目、廣汕鐵路、韶惠高速公路和羅浮山旅游道路工程項目等7個項目本年完成投資超億元,合計占全縣項目投資的28.7%,有力推動全縣項目投資穩步增長。
(3)現代產業領域投資翻倍增長。一季度,全縣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34.1%和128.2%,分別快于工業投資68.7個和62.8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全縣工業投資增長42.5個和28.7個百分點。現代行業投資增勢較好,為未來制造業轉型升級、產能持續擴張帶來強大動力。
3.利用外資起步良好
在去年6月以來我縣外資受多重因素影響持續低位增長的情況下,今年我縣在各大項目的努力爭取中實現恢復性增長。一季度,全縣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5個,同比增加3個,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2.02億元,增長66.3%,增速遠超去年全年110.6個百分點,為我縣外資企業發展持續增長增添后勁。
(三)從收入看:質效彰顯韌性
1.稅收收入穩定增長
一季度,全縣完成國內稅收收入26.58億元,同比增加2.05億元,增長8.4%;其中3月當月完成稅收收入6.67億元,增長17.4%。主要稅種中,國內增值稅13.76億元,增長20%,增速同比提高11.3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稅4.6億元,下降2.3%。土地使用稅和土地增值稅實現高位增長。一季度全縣土地使用稅完成0.78億元,3月當月完成0.72億元,對比上年同期,累計增長5.74倍,當月增長34.43倍。土地增值稅完成3.17億元,增長41.7%,增速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
2.財政收入增速保持前列
一季度,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2億元,增長10.3%,增速居全市各縣區第2位,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8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9.51億元,增長0.3%;非稅收收入7.31億元,增長26.8%。財政收入當月環比增速大幅提高。3月當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7億元,環比增長93.4%,同比增長18.3%。
3.居民收入穩步提高
在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穩定的大環境下,全縣居民收入保持恢復性增長。一季度,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6元,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增長3.6%,快于GDP增速0.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16元,同比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增長3.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5元,同比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增長4.1%。
(四)從要素看:要素保障充分有力
1.金融信貸規模持續擴大
3月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990.28億元,同比增加83億元,增長9.1%;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953.74億元,同比增加76.7億元,增長8.7%。本外幣貸款余額888.99億元,同比增加114.04億元,增長14.7%;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882.15億元,同比增加118.51億元,增長15.5%。本外幣存貸款當月環比大幅提高。3月當月新增本外幣存款25.18億元,比2月增加25.14億元;3月當月新增本外幣貸款14.5億元,比2月增加8.36億元,環比增長136.1%。存貸比穩步提高。本外幣存貸比89.8%,同比提高4.4個百分點;人民幣存貸比92.5%,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
2.用電保持平穩增長
一季度,全縣全社會用電量18.86億千瓦時,增長5.1%;3月當月用電7.67億千瓦時,環比增長50.7%。分產業看,第三產業用電增長最快。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用電量分別下降5.7%、增長1.5%和增長16.6%。其中,第三產業用電拉動全縣用電增長2.1個百分點,分別高于第一、第二產業2.2個和1個百分點。工業用電穩定增長。全縣工業用電12.84億千瓦時,增長2.1%,占比69.5%,比重比1-2月提高3.1個百分點;拉動全縣用電增長1.5個百分點,比1-2月提高1個百分點;對全縣用電增長貢獻29.4%,比1-2月提高20.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2.3億千瓦時,增長16%,增速同比提高8.6個百分點。
三、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季度,全縣主要經濟指標運行總體平穩,但行業細分領域仍存在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企業面臨諸多困難,后續發展動能減弱等問題不容忽視。
1.工業支撐有所不足。一是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壓力。超1/3規上億元企業產值負增長,一季度,全縣237家億元規上企業中有81家企業產值負增長,占34.2%,合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16.1%,下降20.4%,拉低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4.9個百分點。二是現代產業產能擴張不足。一季度,全縣規上工業中,先進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2%和6.8%,增速比整體規上工業分別低1.5個和1.9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47.2%和29.2%,同比分別回落2個和0.4個百分點。
2.部分投資項目仍未形成實物工作量。今年以來,全縣上下高度重視投資工作,但疫情、土地、資金、環評等制約因素多,一些前期準備開工的項目開工不了,有效投資尚未充分發揮。一季度,仍有54宗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本年完成投資為0,其中工業投資項目23宗(含括16宗工業技改項目),占42.6%。
3.散發疫情對部分行業帶來持續影響。當前局部疫情時有發生,對傳統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經營造成一定的沖擊。商業方面,雖然零售、餐飲業逐步恢復,但疫情對批發、住宿業的影響仍持續。一季度,全縣批發業銷售額47.35億元,下降4.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9個百分點;全縣住宿業營業額0.62億元,下降0.2%。服務業方面,一季度,全縣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下降1%,比1-2月回落7.7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下降11.2%,比1-2月回落39.9個百分點。
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