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的背景下,全縣上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努力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堅定不移推進“六穩”“六保”,做到“疫情防住、經濟穩住、發展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上半年,全縣經濟總體平穩向好,雖然累計增速有所回落,但經濟增長結構性亮點仍顯韌性。
一、基本情況
1.據市統計局初步核算,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342.5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5%(以下簡稱“增長”),總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6位。
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20億元,增長9%,總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54億元,增長7.7%,總量居第1位,增速居第3位。
3.建筑業總產值19.72億元,增長30.2%,總量居第5位,增速居第4位。
4.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8.4%,總量、增速均居第4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4%,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6位。
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7%,總量居第6位,增速居第5位。工業投資增長32.9%,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5位。
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9億元,增長2.6%,總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4位。
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億元,扣除留抵退因素后增收2.87億元,增長9.1%,扣除留抵退因素后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按自然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收0.64億元,增長2%。
8.國內稅收收入42.79億元,下降31.1%,總量、增速均居第5位(按增值稅留抵退稅還原口徑計算,稅收收入60.21億元,下降3.3%)。
9.商品房銷售面積73.45萬平方米,下降39.5%,總量、增速均居第5位。
10.6月末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余額1010.66億元,增長7.5%,總量居第2位,增速居第3位。本外幣貸款余額918.7億元,增長14.3%,總量居第4位,增速居第2位。
11.全縣用電量42.66億千瓦時,下降0.4%,總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2位。其中工業用電29.83億千瓦時,下降0.3%,總量居第3位,增速居第2位。
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據市統計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342.59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21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185.82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118.56億元,下降4.4 %。三次產業結構為11.2:54.2:34.6。
(一)經濟基本盤穩固夯實,產業發展協同保穩
1.農業供給充足平穩。全縣多措并舉抓實抓好“六穩”“六保”有關工作,農業生產穩步提升。上半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2億元,增長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54億元,增長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涉農投資8.41億元,增長103.6%。
分行業看:種植業經濟有力支撐農業發展。上半年全縣實現種植業產值41.76億元,增長6.4%。糧食生產形勢總體趨穩向好,谷物產值增長13.2%。由于溫度適宜,蔬菜瓜果產量穩中有增,蔬菜產值、水果產值分別增長4.4%和4.2%。林業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林業產值1.64億元,增長76.4%,增速較一季度提高66.9個百分點,占比2.6%。畜牧業總體生產形勢較好。上半年,畜牧業產值12.68億元,增長7.6%。畜禽穩產保供給。全縣生豬出欄增長11.7%,家禽增長6%。豬肉產量2.27萬噸,增長18.5%;禽肉產量2.2萬噸,增長6.7%。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增長較快。水產品價格穩中略增,淡水養殖增長較快,產值5.4億元,增長23.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71億元,增長16.6%。
2.工業生產整體穩定。上半年,全縣工業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工業增加值增長4.5%,占全縣GDP比重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持續發揮經濟“壓艙石”作用。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8.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4%。
規上工業重點行業增加值占比保持60%以上。上半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前五大行業增加值增長2.5%,拉動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個百分點,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的60.1%,占比自一季度以來穩占60%以上。
3.建筑業較快增長。上半年,全縣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8.44億元,增長5.8%,對全縣GDP增長的貢獻超20%,達20.5%,拉動全縣GDP增長0.3個百分點。注冊地總專包建筑業企業總產值和建筑安裝工程投資保持正增長,增速分別為30.2%和2.5%,總產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
4.服務業運行平緩恢復。上半年全縣服務業增加值118.56億元,下降4.4%。14個行業中,增加值增速6正1平7負。其中6個增長的行業分別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0.5%;增加值增長10.5%,下同);衛生和社會工作(10.1%);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4.5%);金融業(3.1%);教育(1.8%);住宿和餐飲業(0.2%),合計拉動全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9個百分點。其他服務業增長平穩。上半年,全縣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增長0.9%,增速基本與一季度持平(1%),拉動全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0.41個百分點。
(二)市場需求穩步釋放,投資消費拉動促穩
1.項目投資有序推進。全縣深入貫徹落實“穩投資”政策,強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提高在庫項目質量,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上半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7%。其中,項目投資增長16.2%,占比64.9%(指占全縣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下同),比重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1.4%,占比35.1%。
工業投資發展潛力足。得益于全縣大力重點推進工業投資項目建設進度,上半年全縣工業投資增長32.9%。從貢獻力度看,工業投資對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持續提升。工業投資對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自一季度以來維持在100%以上,上半年增長貢獻突破200%,達220.6%,比一季度(105.1%)和上年同期(57.1%)分別提高115.5個和163.5個百分點;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3.8%,比一季度(40.6%)提高23.2個百分點;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1個百分點。
2.市場消費持續激活。得益于市、縣政府出臺一攬子促消費政策措施,加大消費券發放力度和舉辦商超消費促進活動等,全縣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零售、餐飲等領域消費活躍。上半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9億元,增長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累計增速自3月以來一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限上消費品零售持續發力,占比呈逐月上升態勢。上半年,全縣限上消費品實現零售額24.92億元,增長23.5%;占比15.6%(指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下同),占比較1-2月、1-3月、1-4月、1-5月分別提高5.9個、1.3個、0.6個、0.2個百分點。限下消費品實現零售額134.97億元,下降0.5%,占比84.4%。
(三)要素指標韌性顯現,民生保障有力有序固穩
1.金融存貸步伐穩健。本外幣存款和人民幣貸款分別突破千億元和九百億元大關,增速位居全市前列。6月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首次突破千億元,達1010.66億元,同比增加70.1億元,增長7.5%;6月單月本外幣存款余額27.35億元,為2月以來最高。6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918.7億元,同比增加115.25億元,增長14.3%;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首次突破九百億元大關,達912.09億元,增長15.5%,6月單月人民幣貸款余額15.12億元,為2月以來最高。本外幣存貸比呈逐季上升態勢,6月末本外幣存貸比為90.9%,比3月末(89.8%)提高1.1個百分點。
2.工業用電增速保持全市前列。上半年,全縣工業用電量29.83億千瓦時,下降0.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2.6個百分點,總量居全市第3位,增速居全市第2位,增速自一季度以來保持全市第二。
3.民生投入保障有力。上半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66億元,下降6.2%,降幅呈逐月收窄態勢。其中,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及城鄉社區支出均超6億元,合計支出36.73億元,占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3.7%;城鄉社區和科學技術支出保持高位增長,分別增長448.2%和106.7%。
(四)減稅降費政策促穩效果顯現,企業、居民收入持續好轉
1.財稅收入保持平穩。受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等因素影響,全縣稅收收入自4月起低位運行,上半年全縣國內稅收收入42.79億元,下降31.1%,但單月增量向好趨勢明顯。6月稅收總量自2月以來最高。6月全縣稅收收入9.51億元,比5月增加7.51億元,環比增長376%;對比3月稅收,增長42.5%。財政收入增速上行。上半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億元,扣除留抵退因素后增收2.87億元,增長9.1%,比1-5月(3.1%)提高6個百分點。6月單月財政收入保持較高增長。扣除留抵退因素后6月財政收入實現7.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6億元,增長39.7%。總體看,財稅單月增長態勢趨好。
2.企業總體盈利有所好轉。1-5月,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93.57億元,增長6.7%,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8.61億元,增長18.6%,比一季度提高32個百分點;產銷率穩中有升,產品產銷率為97.7%,比一季度回升1.1個百分點。總體來看,企業保持盈利狀態。
3.居民收入持續平穩提高。上半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237元,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居民收入增長略快于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分城鄉來看,農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8元,增長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6元,增長5.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6%。
三、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上半年,受疫情防控、工業訂單、雨水天氣、貨運物流等限制,經濟主體難于短期發力。全縣行業發展不均衡有所凸顯,工業、投資等個別領域仍然存在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和潛在性問題需進一步引起關注。
1.四成工業企業減產,重點企業拉動作用減弱。上半年,全縣976家規上工業企業中,410家企業(不含33家停產企業)產值同比下降,占全縣規上工業企業數的42%,合計完成產值下降21.4%,拉低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8.1個百分點。43家重點企業產值拉動作用逐步減弱。43家重點企業自4月以來當月產值呈逐月下滑趨勢,6月當月產值比3月下降11.8%。6月累計增速首次低于整體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低0.1個百分點,僅拉動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2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7.94)低4.65個百分點。
2.基礎設施投資進度趨緩。上半年,全縣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9%,自3月以來呈逐月回落態勢,分別比1-3月、1-4月、1-5月回落44.4個、18.6個、11.6個百分點;僅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2個百分點,比1-5月回落2.7個百分點。
3.建安投資增速持續回落。上半年全縣建安投資增長2.5%,分別比1-5月、1-4月和1-3月回落5.2個、7.6個和22.2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建安投資下降12%,比基礎設施投資增速(0.9%)低12.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增速(19.1%)回落31.1個百分點;工業建安投資增長39.2%,比一季度(108.3%)回落69.1個百分點;房地產建安投資下降7.8%,比一季度(-10.9%)高3.1個百分點。
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圖
備注:圖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增速按照自然口徑計算;按照扣除留抵退因素后的可比口徑計算,1-6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增長9.1%。
備注:圖中稅收收入累計增速為自然口徑增速;按增值稅留抵退稅還原口徑計算,1-6月稅收收入累計下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