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由博羅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的文化助力“百千萬工程”博羅縣啟航計劃——2024年博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工作培訓班在博羅縣文化中心二樓多功能會議室成功舉辦,羅浮山管委會、各鎮(街道)分管領導、文化遺產保護負責人、縣內各文博、展覽場所負責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及其他傳承人共80余人參加了培訓。
本次培訓班邀請廣州市文化館非遺保護部副部長董帥作為主講專家,課程以專家授課結合案例分享形式進行,著力增強學員們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旨在提升其非遺傳承實踐能力。
課上,董帥老師多角度介紹了非遺活化利用的內涵,并從多個重要政策文件入手,深入分析了非遺保護的必要性、必須性、必然性。同時,他還結合廣州非遺街區建設、廣繡傳統圖案轉化應用等實例,深入解讀了非遺文創開發、“非遺+”新業態、非遺“五在”新階段等非遺活化利用的新路徑和新經驗。
他指出,非遺活化利用應有大局觀,要推進非遺與休閑、旅游、文創、教育、科技等領域深度跨界合作,將非遺充分融入舊城改造、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營商改善、產業提升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事項中,讓非遺保護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眾。
董帥老師的授課內容給從事非遺傳承及保護工作的同志帶來了極大的鼓勵和鞭策。課后,培訓班學員表示:“課堂內容非常深刻,授課老師精心傳教,講解得很細致,教我們如何面對新時代、新機遇做好非遺傳承的活化利用工作。”其他學員們也紛紛反饋培訓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緊扣非遺傳承發展的熱點、難點,對接下來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非遺項目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
當前,博羅縣共有縣級及以上非遺項目45個、縣級及以上非遺傳承人45人。近年來,博羅縣積極推動非遺傳承和保護工作,出臺《博羅縣文化遺產保護扶持辦法》等管理扶持辦法,逐步評定成立了14個非遺工作站,常態化、課程化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積極推動“非遺+教育”“非遺+旅游”“非遺+研學”“非遺+民宿”等“非遺+”業態融合發展,培育非遺活化傳承新生力量,創新促進文旅深度融合。下來,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還將繼續牽頭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擬出臺《博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推動形成非遺保護合力,多措并舉增強非遺影響力,促進非遺傳承和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