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在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博羅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由博羅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的博羅縣非遺館開館儀式在惠州市水東街博羅非遺館順利舉行。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惠州市文物局局長曾傳山、博羅縣委常委、副縣長吳德海、非遺項目保護單位、代表性傳承人以及新聞媒體記者等多人參加活動。
上午9:30,開館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精彩的醒獅開場表演,瞬間點燃現場氣氛。隨后,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縣委、縣政府、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相關領導共同為非遺館揭幕。
縣委常委、副縣長吳德海在致辭中強調:博羅非遺館的正式開館,是博羅文化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全縣人民賡續歷史文脈、守護精神家園的重要里程碑。非遺館的落成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吳德海對下來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要以館為基,打造文化傳承“主陣地”。深入挖掘非遺內涵,講好博羅故事,讓非遺館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課堂、文旅融合的亮麗名片。二要以人為本,筑牢薪火相傳“生命線”。完善傳承人扶持機制,鼓勵青年人才投身非遺事業,推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生活。三要以創為翼,激活傳統技藝“新動能”。推動非遺與科技、旅游、文創深度融合,讓傳統技藝在創新中煥發時代光彩,助力鄉村振興與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講解員帶領嘉賓參觀展區,詳細介紹各項非遺項目。現場設置互動體驗區供嘉賓參與隔物灸、中藥香囊制作等非遺體驗活動,以及非遺產品試吃活動。非遺傳承人現場講解、展示羅浮山龜苓膏、石灣黃西魚丸等非遺項目的制作流程與工藝技法,多維度展現博羅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博羅非遺館位于惠城區水東街111、113兩間相鄰商鋪,建筑面積360平方米。展館以“傳承千年匠心,守護非遺瑰寶”為主題,主要分為展示區、經營區兩大功能區。展館通過圖文、影像、實物等方式,充分展示了70項博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4項,市級13項,縣級52項)長期以來系統性保護成果。
近年來,博羅縣委、縣政府始終將非遺保護作為文化強縣建設的重要抓手,系統推進非遺線索普查、記錄、傳承和活化工作。今后,博羅將發掘更多的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進入非遺館,開展技藝傳承課堂等,積極探索非遺事業發展新業態,讓文化價值轉化為“實用價值”,感受“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的轉化魅力,真正實現“非遺保護”與“市場活水”的雙向奔赴,讓文化根脈在創造性轉化中煥發新生機,實現非遺保護和利用深度融合發展,為博羅為惠州高質量發展貢獻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