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強大的國家。沒有強大的人民防空,就沒有戰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為強化人民群眾的國防觀念和防空意識,我們再一次敲響警世鐘聲,拉響防空警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強我國防;居安思危,建設人防。
人民防空法規定,人民防空是指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群眾采取防護措施,防范和減輕空襲危害。其宗旨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減少國民經濟損失,保存戰爭潛力。戰時可以迅速轉化為實際戰爭能力,平時則可在城市建設和服務民生中發揮多重作用。
人民防空知識知多少
人民防空的使命任務有哪些
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是新形勢下人民防空的使命任務。戰時防空是動員和組織群眾防范和減輕空襲危害,這是人防的根本使命和首要任務;平時服務是利用人防戰備資源優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應急支援是參與政府應急管理行動。
戰時任務主要指遇到有空襲征兆和遭受空襲時,國家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采取防護行動,可用“鳴”“走”“藏”“消”“教”來概括。
“鳴”,即鳴響防空警報,平時用于抗災救災和突發事件情況下的災情預報和緊急報知,戰時是各級人民政府實施人民防空指揮、組織人員疏散隱蔽的基本手段。
“走”,即在戰前和戰時,有計劃地組織人員和物資向疏散地域(基地)和應急避難所疏散,減少敵空襲造成的人員傷亡,保存重要生產能力,減輕戰時城市負擔。人民防空疏散必須根據國家發布的命令實施,任何組織不得擅自行動。
“藏”,即根據防空襲警報信號,就地就近利用人防工程、地下室、隧道等地下設施或山地、樹林等地形地物躲避敵空襲。
“消”,即是在敵空襲時和空襲后,組織人防專業隊和城市居民迅速采取搶險和自救互救行動,消除敵空襲后果,以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轉。
“教”即宣傳教育,使民眾增強國防觀念,掌握人防基本知識和技能等。
人民防空工程是什么
如何識別人民防空工程
人防工程一般都懸掛了人防標志牌、指示牌以及人防通道的使用說明。一些電梯通道還懸掛了人防溫馨提示,給居民提示附近有防空地下室。最簡單的識別辦法,就是看出入口的防護密閉門,每一個人防區域對外出入口都安裝了人防防護密閉門,戰時關閉,平時可打開供車輛、行人進出。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地鐵、城際軌道交通地下部分、城市地下快速干線、部分過街隧道和其他地下工程都兼顧了人防需要,戰時具有防護功能。
人民防空工程防什么?
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人防工程強調綜合防護能力。它包括對核、生、化武器和常規武器以及空襲造成的各種次生災害的綜合防護。當前,已建成的大量人防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敵方中低強度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襲擊。而且,“結建”人防工程每個防護單元的給排水、通風、電氣均自成系統,獨立運作,可以保證一個防護單元遭遇空襲破壞時,其他單元能正常運轉,最大限度保障人員和物資安全。
防空防災時利用人民防空工程的注意事項:
聽到預先警報后,快速進入人防工程時的注意事項:1、服從政府有關部門的組織疏導,做到不擁擠、不吵鬧;2、要背包,不夾包、不提包;3、抱緊小孩,不讓小孩亂走;4、光線陰暗,靠右側探摸前行,快速進入人防工程。在人防工程中掩蔽時的注意事項:1、在指定位置坐臥休息,保持安靜;2、個人防護器具和隨身物品貼身放置,不影響他人行動;3、不吸煙、不亂用明火,垃圾要密封存放在塑料袋內;4、不隨便動用防空地下室防護設施設備;5、未經允許不離開防空地下室。
構筑好人民防空工程,具有三大效益:戰備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如何識別防空襲警報信號?
防空警報分為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三種。
預先警報:
鳴36秒,停24秒,反復3遍為1個周期,表示空襲即將來臨。
空襲警報:
鳴6秒,停6秒,反復15遍為1個周期,聲音較預先警報急促,表示空襲馬上就要發生。
解除警報:
連續鳴響3分鐘,表示敵人1個波次的空襲已經結束。
人民防空技能訓練
心肺復蘇知識與技術
確保環境安全。當發現傷病員時,首先要確保傷病員與自身都處于安全的環境。
初步判斷意識。輕拍傷病員雙肩,高聲叫喊:“喂,你怎么啦!”注意判斷意識,注意不要隨意搖動傷病員。若無反應,立即用手指腹掐壓人中穴或合谷穴約5秒,傷病員如出現眼球活動、四肢活動或疼痛感后,就不需要采用心肺復蘇術。一旦初步確定傷病員心搏呼吸驟停,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給予救治:
高聲呼救并檢查頸椎。高聲呼救:“快來人呀,有人暈倒了,我是救護員,請你(指定某人)快撥打急救電話‘120’,有會救護的請來協助我。”同時檢查傷病員頸椎情況。
正確擺放體位。救護員雙腿跪于傷病員一側,迅速將傷病員處于仰臥位。擺放方法:將傷病員手臂舉過頭部,使其全身各部成一個整體,尤其要注意保護頸椎,可以一手托住頸部,另一只手扶住臀部,使傷病員平穩地轉動至仰臥位。
快速判斷心跳。觸摸頸動脈,用時5至10秒。
進行胸外按壓。如無心跳,則采取胸外按壓術進行按壓。救護員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上半身前傾,雙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有節奏地按壓30次。按壓與放松的時間相等,下壓深度4至5厘米,按壓頻率100次/分鐘。
開放傷者氣道。仰頭舉頦,打開氣道。手掌緣壓住額頭,兩指輕托下額,并清理口腔異物,下額角與耳垂連線與地面成90°。
實施人工呼吸。救護員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傷病員的鼻翼,吸一口氣,用雙唇包嚴傷病員口唇周圍,緩慢持續將氣體吹入(吹氣時間為1秒鐘),邊吹氣邊觀察胸部是否有起伏。每5至6秒鐘吹一次,連續2次。吹氣量以胸廓隆起為宜,吹氣頻率為10至12次/分鐘。按壓、吹氣比例為30:2反復進行,每5個周期重新檢查傷病員呼吸循環體征。
進行綜合評估。如傷病員出現有效指征,表示心肺復蘇成功,應停止心肺復蘇術,并將傷者頭部輕輕轉向側面,保持氣道暢通,再安撫傷病員情緒,在救護車到來前對傷病員全身檢查。有效指征指:傷病員面色、口唇由蒼白、青紫變紅潤;恢復自主呼吸及脈搏搏動;眼球活動,手足抽動,呻吟。
兒童心肺復蘇與成人心肺復蘇的不同點:通過輕拍嬰幼兒腳底來判斷其意識;兒童打開氣道,其下額角與耳垂連線與地面成60°;口對口人工吹氣兩次,吹氣方法與成人相同,吹氣量適當減少,以胸廓隆起為宜。吹氣頻率為每3至4秒鐘吹氣一次(約12至20次/分鐘);胸外心臟按壓選位置與成人相同,單手掌根有節奏垂直向下按壓30次(1歲以下嬰兒只能用兩根手指之力),下壓深度約胸廓前后徑的1/3至1/2,按壓頻率100次/分鐘;按壓與吹氣之比同樣為30:2。
核、化、生知識及防護
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作用的武器。一般泛指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核武器的殺傷破壞因素有光輻射、沖擊波、早期核輻射、核電磁脈沖以及放射性沾染五種。
裝有毒劑并能將其形成戰斗狀態的武器和器材,稱之為化學武器。化學武器可按毒劑殺傷作用持續時間、毒劑生理毒害作用、毒劑殺傷作用后果進行分類。
生物武器是利用生物戰劑殺傷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舊稱細菌武器。常見的生物戰劑包括致病的微生物和毒素。生物戰劑按對人員的危害程度可分為失能性戰劑和致死性戰劑兩種。
核、化、生武器雖具有巨大的殺傷破壞作用,但只要了解其基本的防護知識,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掌握防護技能還是能夠減輕或避免其傷害的。要了解核、化、生武器的基本知識,學會防核、化、生武器的方法,準備好簡易防護用品或應急包以及生活用品,掌握核、化、生防護器材的使用方法,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熟悉附近的人防工程的位置、入口標志和緊急疏散路線。
空襲來了怎么辦
早期疏散。組織城市老、弱、病、殘,初中以下學生和教師,重要的科研機構與生產單位的人員等疏散。
臨戰疏散。組織重點區域內的居民,高中以上學生及教師,科技人員,文藝團體以及其他無堅持生產、堅持工作、堅持斗爭任務的人員等疏散。
安排完成臨戰準備工作的黨政機關干部和遭敵攻擊地區或目標附近的人員疏散。
居民聽到預先警報后:1、密封食品、切斷電源、轉移易燃物品、熄滅爐火、關閉燃氣、關閉水源和門窗等。2、背起應急包,扶老攜幼,快速進入防空地下室掩體,所有動作應在10分鐘內完成。
居民聽到空襲警報后:1、應立即進入人員掩蔽工程的指定位置,并保持安靜,關閉防護密閉門。2、來不及進入掩蔽工程的室內人員,應就地、就近分散隱蔽,迅速在墻角、墻根、桌下或床下臥倒。3、在車上的人員聽到空襲警報后,應盡快尋找最近的防護工程、地鐵、地下人行通道或隧洞掩蔽。
居民聽到解除警報后:1、應配合人防專業隊伍,開展消除空襲后的搶救搶修工作。2、同時要注意收聽廣播,關注城市受損情況以及對下一次空襲或者災情的預測等,以便有效地做好再次行動的準備。
戰時空襲與平時災害的共同特點
戰時空襲,包括常規空襲和核、化、生武器襲擊。自然災害,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雪崩、火山爆發、臺風、干旱等。人為災害,如交通、工業突發事故、火災等,其中,工業突發事故的潛在威脅主要來自化學工業、核工業、冶金工業等部門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戰時空襲與平時自然災害、人為災害對城市造成的破壞,有許多共同的特點。
突發性強。就是在人們意料不到的時間、地點,遭到敵空襲或自然、人為災害的突然破壞,使人防不勝防。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發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級大地震,頃刻之間將周圍城市變成一片廢墟。
破壞性大。無論戰時空襲還是平時重大災害,都會產生巨大的殺傷破壞作用。我國是一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各種災害幾乎年年都有。突發事故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
危害廣泛。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洲際導彈可以打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航天兵器和分式導彈的出現,更使全球性攻擊具備了條件。不論位于戰爭前沿還是后方城市,從戰爭一開始,就面臨著空襲的威脅。
救援艱難。城市一旦遭到空襲或自然、人為的重大災害破壞,都是多種災害交織在一起,并且是連續發生的。如:空襲,既有火災、也有水災等,是全災害的;地震,往往還會發生一系列余震;化學事故,也往往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出現次生災害等,造成整個城市癱瘓、人心恐慌、指揮失靈。搶救工作是在極其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和搶救人員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條件下進行的。
■提醒
防空防災時記得
帶上人防應急包
人防應急包實為生存應急包,是防空防災時保命救援的必備物品。
此包所裝的都是危急時刻保命用的應急物品。集合了基本生存所需,在災難發生時就會派上用場,而且平時應該在家中、工作場所和汽車中分別準備!
人防應急包里應該都包括些什么?
一、應急用品
1、多功能手搖充電手電筒(具備高光LED照明,收音機,手搖充電,語音警報,給手機充電等功能)
2、逃生繩(用于高樓逃生使用)
3、多功能工具刀(具備刀、鋸、剪刀、螺絲刀等功能,是日常生活和應急救援逃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4、滅火毯(直接覆蓋在著火點上阻止燃燒,可撲滅油鍋火等,火災逃生時也可用于覆蓋身體逃離現場)
5、高頻口哨(吹響口哨發出求救信號)
6、應急保溫毯(具有防寒保暖、遮陽防曬、完全防水的特點,可當雨披,搭雨棚;耐扯度強,可作為應急擔架;具有反光作用,容易被救援者發現)
二、防護用品
1、防毒面具(消防過濾式自救呼吸器,用于火災逃生)
2、防塵口罩(高效防護有害顆粒,保護呼吸道)
3、防護手套(保護雙手)
4、應急雨衣(遮雨防寒)
5、反光背心(起到警示作用,保護穿戴者的安全)
三、創傷救護用品
1、酒精消毒片,碘伏棉棒(用于傷口的清潔,消毒)
2、創口貼,紗布片(用于小傷口的止血包扎)
3、繃帶,三角巾等(用于身體各部位的止血包扎)
四、個人用品(以備等待生存救援之需)
1、飲用水和干糧
2、常用藥品(抗感冒,抗腹瀉等)
3、女性個人用品/老年人用品/嬰兒用品
4、毛巾、紙巾、濕巾
5、膠袋(存放食物或清理垃圾)
6、個人緊急聯系卡
(轉至“南方日報數字報_南方網”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9/18/content_7752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