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0-12-22 10:33
來源:本網
發(fā)布機構:惠州市博羅縣自然資源局
訪問量:-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是我們的必盡之責!耕地保護總體要求要突出‘導’,永久基本農田要突出‘嚴’,耕地占補平衡要突出‘控’,設施農業(yè)用地要突出‘農’,考核監(jiān)管要突出‘效’……”近日,由省自然資源廳舉辦的2020年“自然資源大講堂”視頻講座第八講開講。講座由廳耕地保護監(jiān)督處副處長梁雄偉同志主講。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就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保中華民族的“鐵飯碗”。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選擇。
講座上,主講人從耕地保護監(jiān)督工作總體要求入手,為大家系統概括了耕地保護監(jiān)督工作的形勢和要求,解讀了耕地保護監(jiān)督具體政策和實操重點。
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主講人指出,當前永久基本農田具體管理要求可以概括為“八個嚴格”:嚴格特殊保護、嚴格農地農用、嚴格占用類別、嚴格補劃要求、嚴格審批程序、嚴格數據更新、嚴格臨時占用、嚴格責任追究。 主講人提到,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在占補平衡內容上,從數量平衡到占一補一、占優(yōu)補優(yōu)、占水田補水田;二是在補充耕地途徑上,從開發(fā)未利用地補充耕地到嚴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開發(fā)、積極通過土地整治補充耕地;三是在資金來源上,從只允許耕地開墾費和地方自籌資金到鼓勵多渠道籌措各類資金補充耕地;四是在算賬方式上,從單純強調占用與補充項目掛鉤算細賬到數量、產能、水田分別算大帳;五是在調劑范圍上,從以縣域自行平衡為主、省域內調劑為輔到允許跨省國家統籌。耕地占用和補充的優(yōu)先序是:以縣級自行平衡為主、市級調劑為輔、省級統籌為補充。 在設施農業(yè)用地管理方面,設施農業(yè)用地納入農業(yè)內部結構調整范圍,目前簡化到簽訂用地協議、用地備案、上圖入庫三步程序,要重點把握必須是直接用于或直接服務于設施農業(yè)生產的設施、不得改變設施的性質和用途、以設施建設是否破壞耕地耕作層為問題實質和衡量標準。 講座提到,非法占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以非法占用耕地罪入刑。耕地保護動態(tài)監(jiān)測監(jiān)管機制將充分利用高分辨率衛(wèi)星遙感影像和自然資源信息化綜合監(jiān)管平臺,重點監(jiān)測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種植利用變化情況和墾造水田等補充耕地項目的后期管護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提出預警、督促整改。 接下來,廣東耕地保護監(jiān)督工作將堅守“土地公有制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推進“數量、質量、生態(tài)”三位一體保護,加強“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聚焦綜合施策,開源節(jié)流、疏堵結合、尊重歷史、獎懲并舉、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