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全市地質礦產工作推進會在惠州市國土資源局八樓會議室召開。市局副調研員楊祥忠出席并主持會議,地質災害防治科、礦產資源管理科全體工作人員,各縣(區)國土資源局(分局)分管領導,礦產資源管理股(礦辦)、地質環境股及地質環境監測站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會上,各縣(區)圍繞礦產資源管理、綠色礦山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石場復綠等方面匯報工作情況并提出了需要市局解答的工作中遇到的疑問。市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對各縣區匯報的工作情況進行點評。最后楊祥忠對我市的地質礦產工作作了部署安排。
會議認為,市局高度重視綠色礦山建設,經調研,結合礦山建設實際,與各縣(區)國土資源(分)局確定了我市2017年度重點建設的綠色礦山名單,以《惠州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印發惠州市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惠市國土資〔2017〕970號)、《惠州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通知》(惠市國土資〔2017〕1105號)等文件,著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目前我市已有7家礦山獲評綠色礦山。
會議指出,我市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方面努力探索。為完成2018年度省下達我市復綠任務,我市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并印發了《惠州市2018年礦山石場治理復綠實施方案》,明確了各縣區的年度工作任務,并加強督促檢查,要求每月按時上報礦山石場治理復綠工作進度報表。截止目前,全市投入資金1599.23萬元,完成復綠面積50.8526公頃,完成率97.5073%。根據8月底省督察組實地檢查后的反饋,我市復綠工作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種植樹種簡單,品種不優;二是主管部門聯合督促檢查指導工作不到位。會議要求各縣區一是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多方參與機制;二是要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三是要按照省廳下發的《廣東省2018年礦山石場治理復綠項目驗收方案》的要求做好驗收工作。
會議強調,要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是要按照省、市領導有關批示精神和省廳、市三防辦有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防御第22號臺風“山竹”引發地質災害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利用地質環境巡查系統深入排查地質災害隱患,做到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極端天氣加密巡查,切實加強值班值守、預警預報、避險撤離、信息報告、應急會商、應急處置等工作。二是要抓好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申報、2018年度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等工作,加強基礎調查,提高基層地質災害防治水平和群眾防災避險意識。三是要抓緊落實2019年度省財政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申報,加快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與治理工作。今年市本級克服困難,協調各職能部門推進并完成了惠城區麥地南-劉屋山片區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及麥地托盤嶺大型滑坡等地質災害的治理工作。全市目前已通過搬遷和工程治理消除地質災害隱患11處,要求各縣區加快推進實施工程治理項目,務必完成消除15%隱患點的任務
會議總結,圍繞地質礦產工作,大家要繼續做好三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時時牢記做好地質礦產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二是把握工作重點,提高地質礦產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三是牢牢把住關口,切實確保各類地質礦產工作的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