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都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問題,在我省最新登出的《廣東省土地管理條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到:此法的設立就是為了加強土地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管理條例》中指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土地管理工作的領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規劃,嚴格管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推動節約集約用地,提升用地效率,制止非法占用土地和破壞土地資源的行為。
為切實做好惠州2022年耕地保護各項重點工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問題整改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惠州市自然資源局緊緊圍繞2022年度全省耕地保護重點工作部署的工作安排,同時結合惠州耕地保護實際情況對惠州2022年的耕地保護工作計劃作出合理安排。
一、部署新一年度墾造水田工作,竭力破解耕地占補平衡困局
將省政府下達我市的墾造水田任務,科學、精準分解到相關縣區,同時指導相關縣區抓緊推進工作,確保按計劃完成墾造任務。盡快報備形成水田指標,保障全市重大建設項目落實耕地占補平衡。
二、提前謀劃耕地恢復,有序穩慎推進
根據各縣區上一輪規劃耕地保護任務缺口情況,指導各縣區科學制定耕地恢復計劃,形成全市計劃。同時根據省廳的部署,督促相關縣區根據“三調”為“即可恢復”或“工程恢復”的地類,結合耕地恢復潛力調查評價結果,力爭立足自身,集中連片統籌推進恢復一部分耕地予以補足。
三、開展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壓實耕地保護責任
依照省廳考核方案,組織對各縣區的耕地保護履行情況進行市級考核,量化各縣區耕地保護工作完成情況并且排名,摸清全市情況,高質量形成全市考核報告,上報省級考核,爭取在省級考核中取得較好成績。
四、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建立耕地“進出平衡”機制
根據省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督促各縣區逐步建立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的“進出平衡”工作制度。逐步形成耕地“進出平衡”工作機制,嚴控耕地轉為林地、園地,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五、按時組織開展耕地動態監測監管,積極做好整改工作
督促各縣區對自然資源部下發的耕地疑似問題圖斑和省下發的耕地變化預警圖斑進行核實、整改、舉證,并形成報告上報省廳。嚴格管控“非糧化”,保證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不減少。
接下來,惠州市自然資源局按照上級的決策部署,積極主動作為,不折不扣落實,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如期完成,堅決打贏耕地保護這場硬仗,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