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惠風和暢。11月29日,博羅縣自然資源局組織“百千萬工程”典型示范點研學活動,通過帶領自然資源系統干部職工60余人走入石灣,感受石灣“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增強集體凝聚力,為博羅縣高質量發展貢獻自然資源力量。
第六屆豐收節在石灣鎮黃西村舉行。走進黃西,入目一片金黃,在黃西村委干部的組織下,自然資源干部職工拿起鐮刀,走下田間,體驗割稻收獲的喜悅。也通過解答與農忙息息相關的二十四節氣知識小問題,獲得小獎品——水稻種子,這是下一個秋天收獲的希望。黃西村耕地提質項目于2023年榮獲廣東省自然資源局“廣東省第二屆墾造水田十大典型案例”。
緊接著,自然資源局系統干部職工走進石灣鎮源頭村茹屋紅色文化水鄉。在抗日戰爭時期,源頭村茹屋小組是東江縱隊獨立第二大隊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據點,在抗擊日寇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因此,茹屋也被譽為“華南抗日英雄村”。隨著石灣鎮紅色文化展廳在此落成,軍民同心的革命事跡熠熠生輝。青年干部柯力欣說道,在聽取茹屋村抗日英雄事跡后,深受感動,我們將學習紅色事跡、傳承紅色基因,切實做好自然資源保障工作,推動省市縣重點項目順利落地。2023年,源頭村入選成為全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在茹屋村文化水鄉會議室,我局專家宣講隊隊員曾春琴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為主題,以生動的語言、詳實的內容作業務培訓,幫助自然資源系統干部職工更深入理解掌握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意義、背景及相關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扎實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