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博羅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突出數據賦能,推動信息化建設與“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深度結合,以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助推我縣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引才入庫 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聚才匯智
博羅縣政務和數據局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邀請21位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業界、學界專家,成立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為推進“數據要素×現代農業”行動、“農事信息可視化”項目積蓄了人才活水。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聚焦博羅現有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拓展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場景,推動我縣農業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二、以“數”為媒 叫響博字號農業品牌
我局依托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舉辦了“博羅縣農業品牌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文化研討會”“‘羅浮山’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培訓班暨‘數據要素×現代農業’數農結合培訓班”等多項活動,啟動博羅縣域農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調研,成立“數字品牌工作坊”,以數字化賦能叫響博字號品牌,為縣域農業品牌的數字化轉型,推動山貨出山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目前,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已與“嵐茲茶園”結對成立“數字品牌工作坊”,并根據茶園實際,提出如“云村民”“數字資產包”等多個數字品牌實踐路徑建議。
三、“AI”賦能 農事指南易得易看易理解
聯合共青團博羅縣委、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共同打造“數智青年·新農事”短視頻欄目,依托專家庫專業優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將具有時效性、針對性的農作物種植生產管理與水產養殖的管理要點建議進行再生產、再包裝,為廣大農業工作者提供觸指可達、形式多樣、簡潔直觀的農事指南視頻。同時,不斷迭代創新農事指南形式,以“聽歌學農事”推出博羅縣“白露”“秋分”“寒露”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涵蓋蔬菜、水稻、茶葉、花生、水產養殖等,有效助力農業生產管理高質量發展,為我縣農業數字化轉型聚智凝力。
四、“AI”加“數” 打造農業生產決策顧問
攜手共青團博羅縣委,助力暨南大學“數智博羅”先鋒實踐團研發數字茶園智能決策系統。該系統以人工智能為橋梁,將農業專家的專業化知識與田間地頭的溫濕度等重要數據有機連接,輔助農戶精準高效開展農事工作。在前期調研與研發過程中,我局依托行業優勢,為高校團隊在數據獲取、實地調研等方面提供便利,積極探索農業的智慧化轉型與數據化升級,推動“數據要素×現代農業”應用場景落地。
下來,我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改革創新思維,探索數字賦能新實踐,積蓄數字發展新動能,以信息化數字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博羅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政數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