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柏塘鎮上田埔村,整潔美麗的玉米小菜園、荔枝小果園、盆栽小花園、休閑小公園映入眼簾,拼繪成一幅小而精的鄉村畫卷。
以黨建為引領,群眾積極響應參與
上田埔村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大力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廣播、召開群眾會、入戶走訪等方式開展宣傳,發動引導群眾參與支持。打造出示范戶美麗的“四小園”效果,結合“美麗庭院”評選活動等,在群眾中營造“比、學、趕、超”、爭做“清潔戶”的氛圍,從而激發村民內生動力,鼓勵引導村小組或村民對現有的小生態板塊進行升級改造;將“門前三包”納入村規民約管理,形成“政府牽頭、村級實施、人人參與”的長效保潔機制。
“打造‘四小園’光靠政府和村委是不行的,還是要動員大家一起搞。將來我們村子變美了,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上田埔村陳大叔主動改建了一個小果園,他坦言,村里的村民從一開始的駐地觀望,到如今的熱情高漲投身四小園建設、種樹種菜種花,之所以產生這種轉變,就是看到了自己村子的變化,心里有了期盼和目標。
據上田埔村委干部張夏玲說道:下來我們村將搭建“美麗庭院”“衛生評比”等活動載體,激勵村民爭先創優,帶動群眾積極參與支持四小園建設。上田埔村的美麗蛻變,離不開政府、村干部的辛苦付出,更與廣大村民的主動參與支持息息相關。下來也會根據村實際,挖掘村中特色因地制宜進行鄉村規劃,充分發動群眾共謀共建美麗鄉村。
多渠道宣傳發動,激發村民共建熱情
“這里以前是廢棄的泥磚房,雜草叢生,經過近兩年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四小園’建設,路面擴寬打上柏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張夏玲頗為自豪地介紹村里“四小園”建設成果。.
在推進“四小園”建設中,上田埔村委結合群眾需求,鼓勵村民使用符合條件的“三清三拆”后空閑土地、房前屋后的荒地開辟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盤活閑置土地,同時村委會積極動員村民,在“四小園”建設中,選擇村花草、果樹蔬菜等農家常見植物,易于養護,打造“村內有蔬果、院內有花香、休閑有去處、四旁有樹木”的鄉村風光,也形成百姓事情“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管”的良好氛圍。
“以前我們這里的菜園沒有這么整齊,比較亂,村里給我們提供材料,由我們自己負責改造。”陳大伯說,實施“四小園”微改造以來,居住的環境變得美觀、干凈、整齊。房子也改造成現在這樣有了屋檐,看上去更美觀。閑置用地進行硬化、綠化、亮化并配備健身設施,建成供村民休閑娛樂的“小公園”,達到“進村休閑娛樂、入戶賞花摘果”的效果。
上田埔村鼓勵村民合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興建“四小園”。不少村民也紛紛為建設美麗宜居家園出力,他們“見縫插綠”,種上蔬菜瓜果花草,美化人居環境,文明新風滋養美麗鄉村。放眼上田埔村廣闊的鄉村大地,一塊塊空閑地、邊角地轉型升級脫變成美麗“四小園”,讓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助力鄉村振興,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